美术教案

时间:2025-08-09 14:39:09
美术教案必备(8篇)

美术教案必备(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2、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关注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特点,及基本的构图关系。难点:用线描来写生静物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导入:

课件出示静物画,欣赏,问: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你有什么发现?

二、 认识静物和静物画

1、什么是静物?

2、寻找生活中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物的情感

( 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

(2)。(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录像资料或图片、实物

三、学习静物分类

1、游戏“静物找朋友” (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

2、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带来的物品中找朋友。

3、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

4、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四、 学习理解静物摆放的主次

老师: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 美观。

学生利用静物在桌子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

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主题名称。

五、师生评价,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整。

六、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 2、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七、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八、交流评价

1。小组内交流:相互欣赏同学间的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及作品的表现等。

九、课后延伸 运用线描的工具,有意识地表现自己所见所感的物品,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刷画的方法,掌握刷画的基本技能。

2.能够用牙刷和梳子配合刷的方法刷出各种各样的水果。

3.感受刷画的特殊效果,并保持画面干净。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色颜料、牙刷、梳子、小毛巾、围裙、棉花棒、水果模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农夫果园的情境,讲解刷画技巧。

1.“小果农们,欢迎来到农夫果园,下面我将带你们参观一下我们的果园。你们看到什么样的苹果(葡萄、香蕉、梨、西瓜、草莓、桃子、菠萝)?”引发幼儿对水果的经验的再现。

2.“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为了庆祝丰收,果园准备办一个水果化装舞会,需要你们来帮忙给水果宝宝们化妆,你们看,已经有一些水果宝宝打扮好了,你们知不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化的妆呀?那怎么用牙刷和梳子给水果宝宝化妆呀?咱们一起来试试吧!”讲解刷画的方法和重难点。(牙刷蘸颜色的时候要稍稍甩一下,刷的时候梳子要和画纸离得近一点,刷的时候小手要用点力气,还可以用棉花棒蘸色给水果宝宝添画表情。)

3.提出作画要求:用完物品要摆整齐,保持桌面卫生,小手弄脏了要用毛巾擦干净。

(二)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整洁,指导幼儿刷画技巧。

2.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并提供相关建议,用言语引导、鼓励幼儿独立解决问题。

(三)展示作品,分享交流创作思路。

1.“小果农们,快来看看这些化妆后的水果宝宝多漂亮,你们喜欢这上面哪个水果宝宝?谁来说说你给水果宝宝化妆时都是怎么做的?”根据幼儿的表述和出现的问题,提升总结刷画技巧。

2.“小果农们都是会化妆的小魔法师,水果宝宝可喜欢你们化的妆了,来,我们一起和水果宝宝们参加化妆舞会吧。”

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对周围的物品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好看、好玩、有趣的.物品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还是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桥梁。本节活动力求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感受生活中各种水果的独特美,并大胆地运用自己的想象,表现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反思

游戏活动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美的表现力。在合作方面,幼儿通过小组合作,促进了协作能力的发展;通过玩色、配色、添画,幼儿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高。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发现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美。

2.在仔细选苹果书屋情景中,乐于表现苹果光滑而丰富的颜色。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1.塞尚名画几幅2.苹果数个,炫彩棒,剪刀,毛巾,记号笔3.画有盘子的底板纸一张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苹果,让幼儿了解苹果有哪些颜色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是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有什么颜色2、回忆我们小时候画的苹果是什么样的,体会我们从小就会画苹果。

师:我们小朋友都画过苹果 ……此处隐藏1000个字……、手形画、范画、印泥、绘画用品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导入:一颗树五个丫,不长叶不开花,做事情全靠它。(手)

2.师幼共同做手指变变变游戏。

二、 基本部分

(一)观看手影视频,利用多媒体演示提高幼儿对手形画的理解。

1.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自己的小手,看看自己的小手做出的小动物像什么?

2.观看课件,培养幼儿的想像力。

(1)观看各种手形画,提问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照着图形试着摆弄自己的手形。

(2)观看范画。提问:这是什么动物?手形变成小动物的什么部分?

(二)学习绘画手形画

1.教师示范画《鸭子》这幅画的手形画。

(1)摆一摆(先用手摆出一个造型)

(2)描一描(用水彩笔,把手形描完整)

(3)想一想(要变成小鸭子,还要添上哪些东西)

(4)添一添(把画添完整)

2.请幼儿总结画画的顺序并把它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先把先把小手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一添,小小手形变成画)

3.请幼儿到前面比赛:看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三)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手形画创作

1.教师指导绘画组幼儿进行多种手形尝试绘画、添画。

2.教师指导印画组幼儿印画并添画。(把小手擦干净,保持画面整洁)

3.知道幼儿把手型图组合到一起拼一拼摆一摆共同创作出一幅大的艺术作品)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手形画。同伴之间互相说说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的手形画画的'真不错,能不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教给你身边的人呢?

教学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课幼儿参与性都很高,我觉得活动中有四个方面比较好。

1.活动导入较有特色,富有启发性。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2.活动过程形式新颖,允许多种答案,因此幼儿所想象的小手造型丰富多样。

3.重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给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让每个幼儿都有说、想、画的机会,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

4.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 我会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让幼儿自主发展的机会更多。

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我虚心听取了各位园长和同行的意见和建议。教师的启示性语言还是有些欠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有些放不开。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我要多接近幼儿多为幼儿创造自我想象的空间和动手动脑的机会,让每一个幼儿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使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

小百科:手是人或其他灵长类动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组成,主要是用来抓和握住东西,两个手相互对称。

美术教案 篇7

绘画:画表情

授课老师:杜文艳

  活动目标:

 1.观察五官在人物表情中的典型变化,并大胆表现出来。

2.知道人是有喜.怒。哀,乐的,表情是多种多样的。

活动准备:

画纸铅笔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欣赏歌曲《表情歌》

 老师提问:歌曲中都唱了那些表情?(请幼儿回答)

  二.学画脸谱

 1、老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引导小朋友了解笑时、哭时、发怒时的表情特征及含义。仔细看看人笑时、哭时、发怒时眉毛、眼睛、嘴巴变成什么样子了。(请幼儿回答)

2、引导幼儿表现自己的心情,请小朋友拿小镜子照照,仔细看看自己笑时,哭时,发怒时眉毛,眼睛,嘴巴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3、老师以儿歌的形式总结画人笑时、哭时、怒时的表情,一边说,一边示范。

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

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

4、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注意眉毛,眼睛,嘴巴的变化。

  三、活动总结:

 使幼儿知道,人在心里感到高兴,快乐时就会笑。当我们看一个人笑时,就知道他一定遇到令人高兴或有趣的事,他的心情一定很快乐。人们心情的好坏,决定着我们的表情。教育小朋友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一个快乐的人。

  四、活动延伸:

 1、我是表情小判官。听老师讲故事,让幼儿猜猜故事中主人公的心情,在故事中穿插幼儿教育知识,以及日常行为习惯。设计意图是让幼儿根据自己遇到的实际情况能够说出自己的心情。

例:1、小明每天上课都做的端端正正,每节课老师都奖励他小红花。猜猜小明的心情。2、一天,豆豆起床后,不喜欢洗脸、刷牙,被妈妈批评了一顿。3鼓励幼儿做一名开开心心的小宝贝或微笑宝贝。

2、小朋友选一张自己喜欢的表情,贴在胸前,听着音乐做出相应的表情。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用泥工的方法捏出脸型和五官的基本特征。

2.捏出五官的正确位置。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观察好朋友脸部特征。每人一根棒,各色彩泥

活动重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用泥工的方式捏出脸型和五官的基本特征。

活动难点:正确捏出五官的位置。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通过猜谜、看脸谱,激发幼儿的兴趣

(1)用猜谜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请你猜猜这是什么?

(2)出示脸谱并提问,请幼儿回忆五官的名称。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脸,了解五官的位置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好朋友的脸上有眼睛,还有什么?你好朋友的脸上是不是也有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和头发呢?

(2)请幼儿看,说说同伴五官的位置。

(3)教师用儿歌小结:"圆圆的脸,大大的眼,小小鼻子在中间,耳朵在两边,头发不遮眼。"

2、师生共同探讨五官的.正确捏法,引导幼儿以鼻子为中心捏出五官,鼓励幼儿大胆捏。

教师提问:"我们脸上有这么多器官,应先捏什么,再捏什么?"

教师示范五官的捏法

3、幼儿开始创作,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幼儿鼻子的位置,帮助幼儿完成最终的形态。

教师:小朋友可以为自己的老师,小伙伴还有班上的客人老师制作五官

4.欣赏作品,体验成功。

请幼儿说说自己制作的作品是谁的脸,她的脸怎么样?

三、结束部分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送给老师和好朋友

活动反思:

这个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而且孩子们喜欢玩泥,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学中玩”。

《美术教案必备(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