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8-26 08:00:08
小班教案(实用)

小班教案(实用)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橡皮泥卷的技能。

2、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捏的花卷就越大。

3、说说我的"花卷"最漂亮,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花卷一个。

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人手一个泥工板。

活动过程:

1、观察花卷的图片,讨论花卷的.外形特征——是一层层卷起来的。

出示花卷,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总结:这是花卷,它是一层层卷起来的。

2、教师出示橡皮泥,示范做花卷的方法。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幼儿先分泥,再捏花卷醒幼儿将不用的和搓好的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帮助。

4、展览作品,并请幼儿说一说"我的花卷最漂亮"。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花卷做的最漂

活动反思:

玩是幼儿的天性,而幼儿园的泥工是幼儿喜爱的手工活动之一。幼儿在塑造物体过程中,可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幼儿泥塑的技能技巧,发展小肌肉群动作。在我们班泥工的前期阶段,先让孩子们学习搓和团这两种最简单的技能。在这次活动中进一步让幼儿学习拧的技能,对孩子的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让他们学会运用橡皮泥拧的技能,使橡皮泥在他们手中变成千姿百态。麻花是孩子们所熟悉的食物,物体结构也简单、形象特征鲜明,今天孩子在塑造的过程中都得到了成功感,他们都会兴奋的让我看他们的麻花。我想在泥工开展的前期阶段我还会继续选择这种简单并且平时多见的东西,让孩子们在体验到成功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泥塑的兴趣。泥工在我们班实行不久,孩子对基本技能掌握还是比较好,但是塑造出来的物体较粗糙,不够圆润。我想下阶段的目标将孩子们已经会的泥塑再进行练习,通过“比一比谁的泥塑最漂亮”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歌词内容,尝试跟着歌曲旋律打节奏,并跟唱歌曲。

2、进一步产生爱幼儿园、爱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会打语言节奏。

2、歌曲录音磁带

【活动重点】

在学念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拍手打旋律节奏。

【活动过程】

一、复习舞蹈:摇篮曲。

注意身体姿态。

二、熟悉歌曲旋律。

1、第一次欣赏旋律。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听完后告诉我你想跟着音乐做什么?

2、拍手打节拍节奏。

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拍拍手好吗?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小手都会跟着音乐的快慢一起做游戏,每一首音乐都有自己的不变的.有规律的快或是慢,这就是音乐的节拍。

三、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想不想知道歌曲里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你听到歌曲里在说什么?”(在说老师和小朋友的事情)

2、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幼儿园像什么?幼儿园这个家里有些什么呀?”

老师叫我什么?

我说老师像谁?你觉得老师像妈妈吗?

老师哪些地方像妈妈?(教师自我介绍像妈妈的地方)

(教师用歌词小结)

3、跟着伴奏,教师拍手打节奏,幼儿跟着教师念儿歌。(纠正翘舌音:“师”“说”)

四、完整跟唱歌曲。

幼儿轻声跟老师唱歌。

——“你们觉得这首歌好不好听啊?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唱唱看?”

结束语

“小朋友唱得真棒,连老师都感动了,老师叫你们好娃娃,你们说老师是好妈妈,下次邀请小朋友到我们的音乐厅表演这首歌曲好吗?”

幼儿园像我家,像呀像我家。

老师爱我我爱她,我爱她。

老师叫我好娃娃,叫我好娃娃。

我说老师像妈妈,老师像妈妈。

小班教案 篇3

目的:

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平衡能力。

准备:

画宽30厘米的两条线做“独木桥”,小红旗4面。

玩法: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4队,站在起跑线后上。

教师发出“预备”信号后,每队的第一名幼儿向后转,背向对岸。当听到“出发”的口令时,幼儿两脚沿“独木桥”快速跑回,拍第二名幼儿的手。依次进行,最后一名幼儿拔下红旗,以最快的`队为胜。

规则:

1、必须向后退着跑过“独木桥”,不能转身。

2、如有“落水”的应重新开始。

3、最后一名幼儿要拔下红旗跑回才算完成。

注意事项:

开始时,先让幼儿慢慢地练习,掌握要领后再加快速度。

《小班教案(实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