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5-09-07 19:05:08
大班数学教案范例(9篇)

大班数学教案范例(9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探索学习5的组成分解,知道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的方法。

【活动准备】

卡通人物图片3张、雪花片玩具数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

1、今天我要和小朋友来玩一个游戏,小朋友看过米奇妙妙屋吗?(看过)

2、里面都有哪些人物啊?(米奇、米妮、黛西、高飞、布鲁托、唐老鸭)

3、小朋友们都看过,今天我们就来扮演一下里面的人物好吗?(好)

4、老师扮演米奇,1组小朋友扮演米妮,2组小朋友扮演高飞,3组小朋友扮演唐老鸭。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喽!(准备好了)

二、开始游戏

1、嗨!大家好!我是米老鼠,哎对了!小朋友要不要跟我进我的妙妙屋啊?(要)

2、太好了,我们走吧,哦!差点忘了,要进入妙妙屋,我们必须要念奇妙的咒语,米是噶,莫是噶,米老鼠。跟我说一次(米是噶,莫是噶,米老鼠)

3、M-I-C-K-E-Y,M-O-U-S-E,米奇妙妙屋开启,快进来,非常好玩,点名唐老鸭、米妮、高飞。(有、有、到)

4、今天米奇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我的好朋友唐老鸭、米妮、高飞和我一起来,解开它好吗?(好)

5、我这里有5个小雪花片玩具,需要分别放在2个筐里,我不知道该怎么分,你们来帮我好吗?(好)

6、可是我的东西忘带了,怎么办呢?(看看妙妙工具箱有没有)

7、好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一起来说:“呕,土豆”(呕,土豆)

8、下面我请几个小帮手来帮我给每个小朋友发5个玩具,谁愿意来帮助我?(我)

9、现在小朋友都拿到了5个雪花片玩具,那就开始来帮我一起解决我的问题好吗?(好)

10、小朋友们想一想5个玩具怎样分成2份,都有哪些分法,那么我们开始吧,找到答案的小朋友请举手好吗?(好,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11、小朋友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找到了答案,可是我不知道哪一队的小朋友最厉害,最聪明,你们比一比好吗?(好)

三、讲述比赛规则。

1、如果我说5可以分成1和4开始时,那么小朋友就迅速把5个玩具分成1和4。

2、先说的数字1放左边,后说的数字4放右边,我说结束,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把手背背后。如果没有把手背背后的小朋友,就是违反了游戏规则,那么就不计分哦,小朋友们都明白了吗?(明白了)

3、Areyouready?(yes,I’mready)

4、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四、游戏结束。

1、我们来看一看今天哪一队获得了胜利,恭喜某某对获得了胜利,没有获得胜利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你们已经很棒了,掌声送给获胜队也送给自己。

2、大家跟我一起读一次5的分成。

3、游戏结束,大家站起来跟着音乐一起跳米奇妙妙舞,游戏随着音乐自然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利用自然物测量影子,初步把握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

2、对影子的变化产生兴趣,初步发现影子与光的关系。

活动准备:

铅笔、小棒、记录纸、粉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价值点:画影子,引起兴趣)

1、引导语:请小朋友在场地上找找自己的影子。与同伴结对,用不同色彩的粉笔把对方的影子画下来,并写上自己的学号。

2、提问:我们来观察一下朋友的影子和我们的一样吗?

小结:每个人做出的动作不一样,影子也不一样。

二、测量影子。(价值点:运用自然物测量影子)

过渡语:我想知道我的影子有多长,有什么办法量一量呢?

1、选择用铅笔、小棒等工具测量自己或同伴的'影子的长短。

2、将自己使用的工具与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对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出的计数结果进行比较,体会工具长短不同,计数结果也不同。

三、把握方法。(价值点:学习首尾相接测量方法,比较影子的长短。)

1、对用同一测量工具测量的计数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同伴的影子长短的不同。

2、请在活动中,用小棒首尾相接测量影子的幼儿重现测量过程,讨论:为什么量了一次后要用手按住这点,然后移动小棒从这点开始继续测量?

四、比一比谁的影子长。(价值点:体验首尾相接测量方法。)

1、选择同一中测量工具测量影子的长短。将自己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2、选择同一影子的较多记录,比较记录是否相同,用再次测量作证实。

从记录中选出影子的前3名幼儿。

五、再次发现问题。(价值点:初步发现影子与光的关系。)

他们3个是我们班级里个子最高的人吗?可是他们的影子为什么很长呢?

他们3个是我们班级里个子最矮的人吗?可是他们的影子为什么最短呢?

影子的长短和身高不对应是什么原因呢,请你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并记录在纸上,明天带给老师,我们再一起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坐标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不同含义,并根据坐标判断具体位置。

2、尝试根据门牌号码,对照房屋图示正确确定同伴家的位置。

3、学习用语言清楚、准确表达坐标图中的空间位置。

活动准备:

相片,大型房屋图,1-6数字卡两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房屋图,运用数字表示具体房间。

1、观察房屋图,运用数字表示层数。

小朋友, 这里有一栋房子。它有几层高?

让我们数数。哪个是第一层?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贴数字1)第二层在哪里?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贴数字2)。

2、观b察房屋图,运用数字表示房间号。

这栋楼房,每层有几间房子?

我们看看第一层有几间房子?(数房间数),第二、三层一样吗?

让我们数数,每一层的第一间在哪里?(左边)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贴数字)。

3、进一步明确房屋旁数字的`含义。

房子旁有这么多数字。这些数字表示什么?(层数)这些数字吗? ……此处隐藏1223个字……>

现在来报一下数,你赢了几颗糖?

4、结束

在发奖之前,先来数数奖品有几个,看谁数得快。如果我一个一个数,或者两个两个数结果会一样吗?

:不管给几个几个数,结果都是一样的。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年又12个月,能找出年里上的12个月,初步了解每个季节是在几月。

2.学习看年历,能找出指定的日子,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1-12月的卡片,xxxx年大年历一张,xxxx年小年历人手

2.《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一年有几个月

1、教师:一年有几个季节?一年有几个月?

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回答。

2、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几月过生日,逐一出示1-12月的卡片。

引导幼儿观察漏了哪个月,通过回忆自己的`朋友和家人的生日证实是否有这个月。

3、教师:有没有13月过生日的呢?

进一步了解一年只有12个月

4、引导幼儿按序给12个月的卡片排队。

教师:12个月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排的呢?

这12个月,先过哪个月?1月过完是几月?

了解十二月的循环

二、观察年历,进一步了解一年有12个月

1、教师出示今年的年历,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月

2、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张小年历,请幼儿观察小年历,进一步证实一年有12个月

三、小组操作活动

1、找节日,观察节日图片,请幼儿听教师的口令,在年历上圈出各个节日

2、我的生日。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说呢狗日,在年历上标出

四、活动评价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探索骰子的秘密,知道骰子对应两个面的点数加起来是7的规律。

2、利用骰子的`秘密来学习自制骰子,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骰子一个、幼儿人手一个小正方体、白板课件、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大骰子,师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它?

2、师幼一起观察骰子

二、游戏“看谁反应快”

1、介绍游戏规则

2、请4-5名幼儿游戏

3、师幼有一起玩游戏,提问:“为什么每次老师的反应都是最快的?有什么秘密?”

三、揭示秘密

1、组织幼儿观察骰子的每个面的数字,并做记录

2、观察三组数字,提问:这三组数字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引导幼儿知道骰子对应面的2个数字相加是7

四、做骰子

1、师示范制作骰子,并请个别幼儿帮忙

2、幼儿制作骰子,教师巡视指导

3、请每组幼儿相互检查,发现有错误的及时改正

五、玩“刮刮乐”的游戏

1、介绍幼儿名称及玩法

2、师幼玩游戏

六、结束活动

师:骰子还可以怎么玩呢?我们回教室再去玩玩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设计背景

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对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且本单元在编排上还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还体现了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出示小猪、和小兔的卡片各一张并粘贴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是怎么说的?(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兔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兔去搬砖,有几只小兔,有几块砖,小兔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4=4 学生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兔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兔,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兔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 老师介绍大于号,

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小兔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小猪比小兔少。

板书:3<5 介绍小于号

再齐读,

4、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5、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三、延伸活动

1、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

2、儿歌:

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

大数在前叫大于号,小数在前叫小于号。

3、 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教学反思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从已经掌握的比较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汇表示的含义后,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情境教学,让学生从“鱼缸”情境图中观察、比较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有比较含义的词,表示数的相对大小的关系,并让学生训练叙理,以巩固新知。由于有了辅垫,学生在做课本的情境练习题中,学生能很快地、准确地正确地解决问题。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大班数学教案范例(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