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9-14 23:31:07
(热门)语文教案

(热门)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课前准备

圆纸片、剪刀、胶水、尺子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用纸剪成大小不等的圆形、半圆、大半圆、小半圆的纸片:大家看,这是什么?

2、媒体出示图形:这些大小不一的圆纸片可神奇了,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拼成了哪些有趣的图形?(小兔、小熊猫、小猪)

3、你会用它们拼图吗?一起大声说。揭题:我会拼图

二、引导观察,梳理条理。

课件演示:听听小男孩介绍小白兔是怎么拼成的?

(可以按拼图的先后顺序介绍,也可以按小动物的'身体结构介绍)

三、发挥想像,练习拼图。

1、除了小男孩拼出的这几个小动物外,大家开动脑筋想想,用圆纸片还能拼什么?

(我能拼……我会拼……)(可以是动物、植物、玩具、建筑、食物、日用品,表扬能想出不同图形的学生。)

2、使出圆纸片,自己动手把自己喜欢的图形拼出来,在拼图的时候,学习小男孩一边拼,一边说说是怎么拼成的。

3、生自由拼图,边拼边说,老师巡视指导。

四、讨论交流。

1、四人小组互相交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是怎么拼成的,大家互相评一评,不理解的可以问一问。

2、组推荐一幅最好的作品,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作品,听听他们的介绍。(我们拼的是……我们先……再……然后……最后……)

3、评一评拼得好和说得好的同学。(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引导点拨)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又聪明又能干,用圆纸片拼成了各种各样可爱、美丽的图形,还学会了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家拼得好,说得好,回家后你就自己拼的图形介绍给爸爸妈妈,好吗?

板书设计:

我会拼图

我拼的是……

我先……再……然后……最后……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世说新语》一书的主要内容及作者。

2、借助注释、工具书,通过默读、朗读、翻译等方法把握课文内容。

3、学习周处能接受批评,勇于改过自新。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

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介绍作品,导入新课(目标1)(4分钟)

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有一部重要的作品,叫《世说新语》,作者是南北朝时宋朝的刘义庆。这部书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士大夫阶层的一些遗闻轶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雏形。

周处是普朝人,据《晋书·周处传》记载:周处仕晋为御史中丞时,凡所纠察弹劾的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避讳。氏人齐万年造反,朝臣恨周处强直,建议朝廷派周处出战。有人知其有去无还,劝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去出战。周处说:忠孝之道,安得两全?后来孤军深入,斩敌甚多,弦绝矢尽,临危不退,遂壮烈牺牲。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这样一个战死沙场的国家栋梁,其少年时期则是另一番模样。《周处》一文以极富传奇色彩的笔调,记叙了一个勇于改过的少年形象。

三、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提交全班讨论。(目标2)(36分钟)

1.注意下列词语的意思:

凶强侠气、并皆、尤剧、更相庆、磋跎、令名彰、改励

2.揣摩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为乡里所患

终为忠臣孝子

或说处杀虎斩蛟

蛟或浮或沉

始知为人情所患

人患志之不立

3.想一想下面的句子怎样翻译好:

①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平原、清河是以为官地称呼陆机、陆云。具以情告是以请具告的倒置。)

②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1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激励学生从小为人大度,常抱有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人鱼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杀王子的品质。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

搜集安徒生童话书籍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导入新课,汇报资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三、自主阅读,体会

1.读课文介绍小人鱼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承受了那些痛苦?

2.最后她 成功了吗?

3.这个故事的结局让你感悟到了什么?

四、积累内化

1.根据小人鱼故事写一篇读后感。

2.自读课文中的`相关文章。

五、作业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安徒生的故事,谈谈感受。

板书设计:

小人鱼憧憬人间——序幕

小人鱼救了王子,爱上王子——开端

海的女儿 小人鱼忍痛变成人形——发展

小人鱼爱情失败,没有加害王子——高潮

小人鱼化成泡沫——结局

小人鱼牺牲了自己——尾声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践谈话导入。

二、初读诗歌,随文识字。

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要求:标出小节;画出生字词,想方法认会它。

2.同位之间互相检查。

3.教师检查。大屏幕出示本课的生字词采用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

三、精读课文,感悟意境

1.指名读,其它同学闭目听:在你的脑海里会形成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生举手发言(在此尽量让学生多说)

3.放映课件,创设情景激趣。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试着让同学们背下来。

6.分角色表演课文。

四、指导难字练习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先让同学们在小组 ……此处隐藏4107个字……自读。初步感知感恩的意义。

2、今天学习《父亲的麦芽糖》学生齐读课题。

3、检查预习出示词语:不领情、自卑、讨厌、咀嚼。

正确读出这一组词语,请找到含有“嚼”字的句子,给这个字注音。出示句子:“阿德张大嘴咬了一口,细细的咀嚼着,而他此时的心情,就像嚼在嘴里的麦芽糖饼一样,脆脆的、酸酸的、甜甜的”。

订正

想想课文中这些词语写谁的感情变化。

板书

儿子:出示词语:疼爱、果腹、沉默寡言、寂寞、兴奋。

正确读出这一组词语,这一组词在课文中是写谁的?那个词语的意思与(充饥)的意思相近。“寡”这个字在课文中另一个组词是什么?沉默寡言、抑郁寡欢都表示?

板书

父亲

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话,以训练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大意。

4、小结:通过检查得知,大家在预习时不但解决了字音、字义的问题,还熟悉了课文内容。这样的预习效果好。

5、准确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1)出示准确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标准,(准、全、简、明、)

(2)小声读或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出示两个学生概括的主要内容,利用标准,根据关键信息串连法,出示关键信息给这两名同学评价一下。改正说明理由。

(4)自改后,指名读一读。

(5)小结:我们根据标准,运用了串联重要信息的方法,准确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使我们对课文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二、自学重点,升华感情

1、默读课文,思考出示阿德为什么讨厌麦芽糖?后来为什么又主动吃爸爸做的麦芽糖?

点拨

出示4自然段:因此,他从小就讨厌麦芽糖,讨厌这个到处都散发这麦芽糖味道的家,讨厌同学们叫他“麦芽糖阿德”,讨厌爸爸这份卖麦芽糖的工作。

这是一个什么句式?你试着把感受阿德读出来。

如果,你的情况和阿德一样,你会怎样做?(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事实)

2、出示:“爸……”阿德望着满头白发、驼着背、脚上裹着石膏、双手撑着拐杖的父亲,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他觉得父亲老了,真的老了。

师:出示:这是对人物哪方面的描写?从中体会到什么?你从人物的外貌体会出老父亲的辛劳,从语言上有什么体会?其它方面呢?

3、出示:“爸……”阿德看着眼前这个为他辛苦一辈子的父亲,看着满屋子的麦芽糖罐儿,闻着浓浓的麦芽糖味儿,呆呆地愣住了。

师:孩子们仔细读读这两段话,阿德前后这两声爸有什么不同吗?(理解读)

出示图片:仔细端详着苍老的父亲,他年轻过吗?仔细端详这个家呀,那是养育自己长大成人的家,熟悉它吗?此时此刻阿德们想说什么?把你的理解读进去。指名读(体会读)

师生进行全文的一个串读重点体会老李对阿德的爱

4、出示:阿德张大嘴咬了一口,细细的咀嚼着,而他此刻的心情,就像嚼在嘴里的麦芽糖饼一样,脆脆的、酸酸的、甜甜的。

(1)“脆脆的、酸酸的、甜甜的。”各代表着什么?它们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何

最后是句号而不是省略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2)故事让我们感觉酸酸的,眼眶湿润了,让我们感觉甜甜的,幸福感从心底荡漾而出。再回到课文中,细细品味放音乐《懂你》指名读分角色朗读9-10

作为读者我们为有这样的结局欣慰,感动。

5、我们曾经学过很多关于“父爱、母爱”这一题材的文章,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小男孩在母亲的耐心陪同下,经过长时间的认真练习,终于打中了立在远处的瓶子。有这样一个片段《看不见的爱》;在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一头老牛用以死抗争来的水,给自己的孩子喝,《母爱》;他们都是写人记事的,(有事件回忆— 片段----写法)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描写,刻画了生动的人物现象,突出了人物的品质,就像今天的老李父子。让我们铭记,使我们感动通过重点片段的回顾,帮助学生系统整理写人的方法。

三、读写结合,深化主题

1、回顾一下全文,勾画板书出示关于父爱的小诗。

2、师:你们看作者善于思考,善于表达。你学完了课文以后,对老李、对阿德肯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父爱、感恩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让我们拿起笔来,把它写下来。交流修改。

揣摩写法,体会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写出对人物的评价,把语文的读写结合结合起来,动笔落在实处,把训练落到实处。

板书设计:

幸福 感恩 甜甜的

理解 酸酸的

脆脆的

父亲的麦芽糖 父爱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三维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具体,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环节:

一、新知铺垫:

1、基础训练

艰辛 兴奋 恍然大悟 一往情深

一备 坷垃 咀嚼

2、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

二、探究新知:(说明:学、展、点随时标注)

一、学: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清层次,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展:学生汇报交流

1、检查字词:和面 拮据 捏成 品尝 享受 码上

耍花招儿

2、通过小时候(妈妈给“我”)包花边饺子和“我”长大后(为妈妈)包花边饺子的'故事,倾诉了“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

三、点:教师强调

可按内容把分为两部分。

⑴妈妈爱吃饺子,爱包饺子。(1—2)

(2)花边饺子寄深情。(3—8)

一、学:自学提示

1、小时候妈妈是如何给“我”包饺子的?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长大了,“我”是怎样给妈妈包饺子的?包了一个什么样子的饺子?

3、你能说一说,这花边饺子里包的到底是什么吗?

4、“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二、展:学生汇报

三、点:教师强调

这篇围绕饺子写的,课文中虽没有一个爱字,但是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里,感觉到爱意,贫困时期的肉馅里急的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体贴,浓浓的爱,幸福时光的糖馅饺子倾注的是一位赤子报恩的深情。

巩固拓展: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积累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想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必做题:

选做题:

《(热门)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