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10-06 16:52:09
中班教案10篇(经典)

中班教案10篇(经典)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学会用动作表现歌曲情节,训练小肢体动作技能。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事先认识蜘蛛,彩带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手指律动。

幼儿用手指分别变成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学习手指交换爬动作。

二、理解歌词。

1、师用动作讲故事,引导幼儿想像故事内容。

今天老师用动作讲一个故事,请小朋友想象故事里可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幼儿学习用动作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幼儿学习用动作讲故事。

三、熟悉旋律。

师示范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感知歌曲旋律。

四、律动游戏。

1、师介绍游戏玩法并示范。

2、幼儿寻找好朋友,一前一后,轮流游戏。

3、师清唱歌曲幼儿游戏,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做动作。

五、合作游戏。

1、讨论:小蜘蛛除了会爬水管,它还有什么本领?

2、出示神秘袋子,让幼儿摸一摸、猜想里面会是什么东西?

3、引导幼儿想象,尝试用彩带变成不同的图形。

4、幼儿用彩带跟随歌曲进行表演。

6、引导幼儿与好朋友合作游戏,要求幼儿动作协调一致,并做好定型动作。

六、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并学说故事中动物的话,感受动物们友爱互助的情感。

2、知道水面倒影的有趣现象。

准备:

1、PPT课件、故事录音磁带。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环节:

一、说教材: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手段,也是需要学习的对象。语言使幼儿实现了与他人的沟通。优美的语言,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发展幼儿的智力。

《小土坑》讲的是关于小动物的故事,而中班的孩子对小动物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这个故事幼儿很喜欢听,而且不仅幼儿喜欢听,里面还隐含了社会和科学两方面的内容,有很好的教育价值。故事里的小动物们互相帮助,体现的是友爱互助的美好情操,属于社会领域的内容;小动物在小土坑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是镜面成像的原理,属于科学领域的内容,体现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综合性。因此,我选择了本次活动内容。

二、说目标:

根据故事内容及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第一是知识情感目标,通过学说故事中动物的话以及感受动物之间友爱互助的情感,这是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地促进教学活动朝产生最大成效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内部需求,制定难易程度适中的目标,找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激发幼儿强烈的学习动机,引起持久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能力目标是:通过提出疑惑——观察分析——解决疑惑,让幼儿了解水面成像的有趣现象,这也是我的教学难点。

三、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过程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实际、目标定位以及重难点的突破来设计的,力求让幼儿最大程度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此,我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以PPT形式依次出示动物图片,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再出示小土坑,抛出问题,通过讨论知道小土坑的含义,从而了解下雨了,小土坑会积满水的现象。

第二环节:学说故事中动物的话,尝试说出动物着急的语气。在分段理解故事中,对于问题的提问、设置上层层递进,由尝试学说故事中的语句到理解性自主复述故事中的语句,给幼儿提供更多想象和表现的空间。

第三环节:通过交流讨论,知道水面倒影的现象。

第四环节: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水面倒影的理解。

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PPT1:逐一出示各种动物

师:瞧,草地上谁出来玩啦?

2、出示PPT2:观察小土坑,理解小土坑

师:这是小土坑,你们知道什么是小土坑吗?

小结:在草地上凹下去的蛮大的一个洞就是小土坑。

3、出示PPT3:了解土坑的变化

师:下雨了,小土坑有什么变化?

小结:下雨了,下雨了,母鸡、公鸡回家了,大肥猪、小山羊回家了,老黄牛也回家了。淅沥淅沥,小土坑里积满了水。

二、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动物的话

过渡语:啊!雨停了,雨停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笑眯眯的脸,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听一听,谁出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分段理解,学说对话

1、出示PPT4

(1)提问:母鸡走到土坑边,看到了什么?它看见一只母鸡掉进土坑里,着急的母鸡叫了起来,它会怎么叫?

(2)教师用着急的心情讲述故事片段。

(3)幼儿学说故事中的语言。

2、出示PPT5

(1)提问:公鸡来到土坑边,有没有看见母鸡?它看到了谁?它会怎么说?

(2)教师与幼儿对话,教师说旁白部分,幼儿学说公鸡的话。

3、出示PPT6

(1)提问:小山羊也像母鸡、公鸡一样,叫了起来,它会怎么说?

(2)请妹妹朋友和教师一起念旁白,弟弟朋友学说小山羊的话。

4、出示PPT7

(1)大肥猪它又会怎么说呢?

(2)谁来说旁白?谁愿意来做大肥猪?(幼儿和幼儿之间说对话)

5、出示PPT8

提问:想一想,前面的小动物是怎么说的?老黄牛会怎么说?(鼓励幼儿自主学说故事中的语句)

三、经验提升,理解水面倒影的现象

1、出示PPT9:

大伙都来了,现在土坑里有谁?它们会怎么做呢?

2、出示PPT10:

小动物们找了自己的朋友来救它们,它们往土坑里一瞧:土坑里有谁?为什

么?

3、带着问题完整的倾听故事。

4、提问:母鸡的话对吗?小动物们究竟有没有掉进土坑里?

小结:原来小土坑里的动物是他们自己 ……此处隐藏1663个字……教案 篇9

活动通过故事情节鸟妈妈开始不愿意在幼儿园的树上做窝,后来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在四季中分别进行各种劳动),最后鸟妈妈们回到幼儿园的树上来作窝了,幼儿带着对鸟妈妈的留恋情感。了解在四委中爱护树木的各种方法,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知道树木的好处,懂得树木是需要爱护的,从而激发幼儿爱护树

木的情感。

2、要求幼儿能大胆、响亮、用完整的语句表达。

二、活动准备:

自制活动的投影片、劳动小工具及“爱护树木”的木牌。

三、教学过程

(一) 听故事:

1、师:小朋友,幼儿园里飞来了三只鸟妈妈,它们来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听完故事“幼

儿园的树”后来告诉大家。

2、讲述完整故事。

3、故事后提问:你们听到一个什么故事?故事里讲了些什么?

师:鸟妈妈们为什么不愿意在幼儿园的树上做窝呢?我们一边看投影,一边听故事。

(二) 看投影、听故事:

1、看第一段投影后提问:

(1)鸟妈妈们为什么不愿意在幼儿园的树上做窝?

(2)鸟妈妈们是怎么说的?

(3)你们愿意鸟妈妈们飞走吗?我们可以想什么方法留住它们呢?(幼儿讨论)

师:我们来看看故事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关心帮助小树的`。

2、看第二段投影后提问: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关心帮助小树的呢?

小结: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喜欢小树,春天,小朋友帮小树松土;夏天,小朋友帮小树浇水;秋天小朋友帮小树捡落叶;冬天小朋友帮小树穿稻草衣。小树有小朋友的关心下长成了大树。

(1)师: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幼儿园的树长高了、长大了,我们一起把鸟妈妈们请回来,好吗?

(2)幼儿:鸟妈妈,鸟妈妈,我们幼儿园里的小树长大了你们快回来吧!

3、看第三段投影后提问:

(1) 瞧,鸟妈妈们飞回来了,我们来问问鸟妈妈,现在它们喜欢我们幼儿园的树了吗?

(鸟妈妈们依次飞回,幼儿问询)

① 幼:蓝鸟妈妈,蓝鸟妈妈,现在你喜欢我们幼儿园的树吗?

② 录音回答。

(2) 哟,红鸟妈妈也来了,我们可以对红鸟妈妈说些什么呢?

① 幼:红鸟妈妈,红鸟妈妈,现在你喜欢我们幼儿园的树吗?

② 录音回答。

(3) 黄鸟妈妈飞来了,我们快叫住它。

① 幼:黄鸟妈妈,黄鸟妈妈,现在你喜欢我们的幼儿园的树吗?

② 录音回答。

七、延伸活动:

师:鸟妈妈都喜欢我们幼儿园的大树,真好,我们小朋友喜欢大树吗?为什么?

小结:树的本领真大,可以制造新鲜的空气,创造美丽的环境,还能挡住风沙、遮阳、抗洪水,提供各种原料,果树还能结果。

师:我们幼儿园里,四周围也有许多小树,我们该怎么关心帮助它们呢?(幼儿讨论)

结束: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小工具,我们一起去帮小树松松土、浇浇水、拔野草,让小树快快长,长成一棵棵漂亮的大树,好吗?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

领会散文诗的寓意和哲理。

理解散文诗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颜色的花。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直接导入。

1、你们做过梦吗?都梦到了什么?

(设计思路: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直接切入主题。)

2、是谁让你们做梦的呢?

(出示课件,并介绍梦姐姐。)

原来是梦姐姐让我们做梦的呀。

(二)欣赏散文。

1、欣赏散文诗。

提问:听一听,都是谁做梦了?

(设计思路:为让幼儿直观地认识种种颜色,体验多彩的世界,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课件展现逼真的色彩,让幼儿通过视、听,多通道感受散文诗的梦幻色彩、优美意境。)

2、它们都梦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第二遍: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出示小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

(设计思路:本环节采取了开放式的提问,老师再次提供给幼儿充分表述的机会,并将小动物图片,以及梦到的景物图片一一按散文内容的.顺序展示在黑板上,帮助幼儿记忆散文内容。此时,我并不是在等待幼儿正确答案的出来,而是鼓励幼儿尽可能的讲述梦的内容,不强求答案的正确度、完整性。当有些答案幼儿无法讲出时,我给予了丰富知识的机会。)

3、它们的梦真美啊,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吧。

(设计思路:在开放式提问的基础上,老师和幼儿一起对散文进行了适时的概括、提炼和总结,使幼儿对散文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也使幼儿对颜色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三)幼儿创编散文.

1、梦可真美啊,老师也想来当一回梦姐姐,送花给你们,让你们也做很美的梦,好吗?

2、播放音乐。“梦姐姐”为每个幼儿放一个小礼物,幼儿自由讨论,大胆构思自己彩色的梦。

3、请小朋友看看梦姐姐送给你了一朵什么颜色的花,想一想你会做什么颜色的梦,会梦到些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看看谁说的梦最美,待会儿请你来跟梦姐姐说一说。

4、鼓励幼儿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与他人不同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用上优美的词汇。

5、小朋友做的梦可真美啊,我们再去把你的梦说给别的班的小朋友听一听。

(设计思路:本环节充分给予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的机会,让幼儿告诉大家自己认识的颜色或者梦内容,以及还有什么东西是这种颜色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能以散文中的形式来表述。在这里,开放式的提问能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思维,同时也丰富了幼儿对各种色彩的认识。)

活动反思:

在学习解读《指南》有关“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内容”时,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特点,根据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创设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有效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散文诗的内容情节,很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表达语言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一步步深入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散文诗非常的优美,加上课件优美的意境,保证了幼儿整个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我只是活动的引导者,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幼儿真正做活动的主宰者。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幼儿阶段的语言学习活动,应当首先是早期教育的活动,具有符合学前儿童学习规律的三个基本特征。1、在活动中学习语言。2、在游戏中学习语言。3、在生活中学习语言。 我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中班教案10篇(经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