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5-10-06 16:52:13
科学教案6篇【推荐】

科学教案6篇【推荐】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重点

太阳活动及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

学生在收集资料基础上资料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查找、收集并关于太阳活动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资料

教学器材:有关图片、录相

教学课件:无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设问:1.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被称为什么天体?

2.行星、卫星自己能发光发热吗?

3.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那颗天体?

4.地球的卫星是那颗天体?

认识太阳的基本情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设问:①你知道太阳的表面温度有多高?中心温度又可高达多少摄氏度?它为什么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它的能量从哪里来?

②你知道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有多远?

计算:光每秒可走30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多少时间?

2.太阳的大小

活动:通过阅读下列数据,谈谈你对太阳大小的认识

地球直径约12742千米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

地球质量约为5.976×1027千克太阳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太阳表面积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2万倍

地球体积约为1万亿立方千米太阳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在宇宙中太阳只是一颗中等的恒星。

太阳的表面

活动:观察太空航天站上拍摄的太阳照片与大家平时看到的太阳有什么不同?用一段话描述一下你对太阳的新感觉。

读图:读“太阳的大气层”图,说出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哪几层?你知道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是它的大气层的哪一层吗?

了解太阳的活动及对人类的影响

录相:太阳活动

设问:1.太阳有哪些主要活动?分别发生在哪一层?

2.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什么?

3.太阳表面真的有黑斑吗?这些黑子到底是什么?

4.发生什么变化时太阳释放的能量十分巨大?

5.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是多少?

计算:哪年开始为太阳活动的第21周?

交流:介绍一下你在收集有关“太阳活动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时还有哪些收获?

层次

主要太阳活动

对人类的影响

光球层

太阳黑子(11年周期、太阳活动的标志)

皮肤癌、白内障等病人数增多

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

产生“磁暴”等现象

色球层

耀斑、日珥

日冕层

太阳风

设问:我们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吗?你能介绍一下观察太阳的方法吗?

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

阅读教材“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

教案点评: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图片,播放录相,并调动学生利用络查找、收集、资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探求宇宙奥秘的好奇心、求知欲。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鸡的生活习性。

2、初步感知儿歌。

教学准备:

母鸡、小鸡头饰,有口袋的围兜,自制鸡食(米、虫子),草坪、小河,音乐、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学小鸡走路。(适当的放音乐)

鸡妈妈带着母鸡的头饰、围兜,幼儿带着小鸡的头饰、围兜,学小鸡走路。

可以先让幼儿说一说,学一学小鸡是怎样走路的,然后大家一起学。

老师:玩得好累呀,去找点吃的吧。(老师做出很累的样子。)

2、鸡妈妈带小鸡去找食物。

(在找食物的路上可以设置一些障碍物,如小河之类的`,让幼儿进行跳跃。)

母鸡带领小鸡跨过一条小河到草坪上去找食物,并让小鸡把啄到的食物放到自己围兜的口袋里。

(注意在过小河时,老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样的方法过去。)

在吃饱后,鸡妈妈带着小鸡坐在草坪上休息,并让小鸡说一说自己吃到了一些什么食物,并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在幼儿介绍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讲一下自己吃的食物是什么颜色的。对于个别幼儿还可以引导他们讲自己吃了几条小虫。)

3、带小鸡回家。

休息好之后,带小鸡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老师可以边念儿歌《吃成一个大肚皮》边回家。(注意念儿歌时可以配有一定的动作、音乐,增强活动的游戏性,从而再次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教学延伸:

1、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儿歌《吃成一个大肚皮》的学习、巩固。

2、说一说小鸭子、小猫咪、小狗喜欢吃什么,并模仿他们的动作。

科学教案 篇3

第一单元

1、《杠杆的科学》

本学期新接手的这5个班级,由于上学期测评成绩很不理想,所以在经过了两堂课的课前交流后,决定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习惯入手安排教学,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因为杠杆的发明者是阿基米德,有必要在课堂上简单提一提阿基米德这个人物和他的故事,利用他要撬动地球的“大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课教学的重点在于杠杆上的三个位置的教学,分析这三个点的位置关系,结合平时学生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孩子先自我分析一下,分别将用力点放在杠杆前后不同的几个位置,那我们的用力情况会费力一点还是省力一点。如此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力的体验过程,在这同时也分析一下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关系是近了还是远了。这样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那些距离关系。

等弄清楚这些关系之后再让学生在杠杆尺上挂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把全班同学的省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再把全班同学挂的费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费力杠杆。最后总结科学概念。这一环节让全班同学共同完成表格,相当于把每位同学自己挂的钩码平衡状态的情况让大家一起来记录,并分析,然后让学生自己再体验挂不同省力情况的钩码。这样的操作时间上会比较节约,汇报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同类型的情况,有助学生仔细分辨。

尝试的发现:第一个班是让学生随意挂一个平衡杠杆,然后分析自己的杠杆是属于费力的还是省力的,这样的教学有阻碍教学概念的混淆,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所以,从第二个班起我改为让学生先分析省力杠杆的情况和费力杠杆的情况,然后再来挂杠杆尺上的钩码。

……此处隐藏6431个字……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科学活动:绳子的用途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四、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2、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过程与方法

做污水净化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增加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做污水净化实验,理解污水净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有关水污染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准备简易的过滤装置(可乐瓶和细沙制作)、生活污水一杯(生活污水可让孩子们选择既有泥沙,又含有油污或洗涤剂的)、自来水一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图片导入

1、出示“水污染”组图,提问:看到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或问题?

学生汇报(老师可在黑板上随汇报板书关键词,使后面的学习更有的放矢。)

2、小结: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水污染的.有关问题。

二、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

1、谈话:课前老师让各组同学准备生活污水和自来水各一杯。下面,我们就一起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观察方法比较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2、示图介绍“沉淀”、“过滤”的方法,开展分组实验:要求学生用自己课前制作的简易过滤装置做净化污水的实验。

3、提问:比较净化前后的水,有什么区别?经过沉淀和过滤,原来的污水达到自来水的洁净程度了吗?

学生汇报

4、讲述: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三、污染源的讨论

1、提问: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哪儿?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一起完成教材82页的网状图。

学生汇报,完成网状图。

2、小结:

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水最终会流向河流、湖泊,我们的日常生活污水,最终会影响整个水环境。

那么,如何让我们每天排出的那么多脏水不给水体“添麻烦”呢?建造污水处理厂就是最主要的措施。

四、污水的处理

1、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的污水处理图。

2、提问:污水处理一般要经过哪几道程序?在每一个环节当中,污水得到了怎样的处理?使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思考、汇报

3、归纳,小结:污水的处理是复杂的,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一种叫“格栅“的装置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生物方法是污水处理的核心。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一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污水经过处理,一般可以无害地回归环境,还有一些污水经过处理后,还是不能作为饮用水,只能作其他用途。因此,我们要特别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饮用水是否洁净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注:如果有条件,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污水处理厂,由技术人员为学生介绍污水的处理过程,是最理想的。

《科学教案6篇【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