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泡的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泡泡的科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泡泡的科学教案1活动目标:
1、感知泡泡在阳光下呈现的多种色彩。
2、尝试用彩笔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肥皂水、吸管、蜡笔、记录纸
活动过程:
1、游戏:吹泡泡
小朋友,我们来玩个吹泡泡的游戏,好吗?
吹泡泡,吹泡泡,吹出许多小泡泡,变呀变呀,变成了一个大泡泡,左转转,右转转,啪!泡泡爆炸啦!
提问:泡泡是什么样的?
泡泡有颜色吗?(什么颜色?)
2、观察记录: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肥皂水和吸管,请小朋友在太阳下吹泡泡,然后仔细看看,泡泡有没有颜色?是什么颜色的?然后用蜡笔在纸上做记录。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小结:泡泡在阳光的照射下是有颜色的',有点绿、有点红……用一个好听的词叫“五颜六色”,非常美丽。
3、延伸活动:
瞧!我的红泡泡、绿泡泡……飞到了小路上,变成了彩色的石子,漂亮吗?小朋友和我一起来铺小路好吗?(用放有颜料的肥皂水吹泡泡作画。)
泡泡的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各种洗涤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从而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
2、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肥皂、洗衣粉、洗手液、洗发水等常见洗涤用品。
2、人手一杯水和吹泡泡的工具。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知道吗,是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呢?
2、老师试着用清水吹泡泡,不成功。
教师:可以用什么办法做出能吹出泡泡的水呢?
3、引导幼儿讨论:在水中加入什么可以让水变成泡泡水?
(支持幼儿的各种想法,为幼儿提供他们想到的能添加的洗涤用品。)
二、制作泡泡水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
2、请幼儿把自己要的洗涤用品加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并搅拌。
3、引导孩子观察洗涤用品加到水里,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4、教师:洗衣粉、洗洁精、肥皂沫怎么不见了?
现在杯子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比较加入不同洗涤用品的水有什么不同。
1、加入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洗手液的水还是透明的。
2、加入洗衣粉、肥皂沫的.水却变混浊了。
四、吹泡泡,体验浓度对吹泡泡效果的影响。
1、用吹泡泡的工具来试试做的泡泡水能不能吹出泡泡。
2、教师:你用什么做的泡泡水?哪个小朋友用了跟他样的东西?
为什么他的可以吹出泡泡,你的却吹不出?
引导幼儿发现浓度影响吹泡泡的效果。
3、小朋友互相换换,看看谁做的泡泡水最容易吹出泡泡。
五、收拾整理物品
请小朋友按实物图的标记把自己做的泡泡水送回到柜子里。
泡泡的科学教案3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洗涤用品的名称及用途。
2、能讲述洗涤用品变出泡泡的'方法。
3、尝试用相应的洗涤用品搓泡泡,体验搓出泡泡的惊喜。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泡泡器、装水的小盆、洗手液一瓶、香皂一块。
活动过程:
1、出示泡泡器,演示吹泡泡,激发幼儿的互动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它可以干什么?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述泡泡哪里来
教师:除了吹泡泡,平时,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泡泡,摸到过泡泡?泡泡是怎样变出来的?
3、出示香皂及水盆,启发幼儿介绍生活经验,指认图片真能干相应洗涤用品的名称,并尝试说出其用途。
教师:图片上有没有会变泡泡的东西?你们认识吗?有什么用?
(1)幼儿自由表述自己对洗涤用品作用的认识。
(2)引导幼儿说一说洗手液、洗衣液等变出泡泡的方法。
4、体验活动。
教师出示洗手液,引导幼儿去盥洗室体验搓出泡泡的惊喜。
泡泡的科学教案4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哪里有泡泡,引起幼儿探究兴趣。
2、通过游戏活动,了解泡泡的特征。
活动准备:
1、用纸杯装肥皂水若干,吸管(精细不一),有图案的'盆。
2、前经验准备:在平时洗手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搓洗肥皂时发生现象。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刚才你在洗手时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区分可吹出泡泡的肥皂水。
1、教师出示装有肥皂水和清水的杯子放在一起,提供(吸管、小棒、勺等)材料,让幼儿用(看、闻)等感官,并通过搅拌知道两杯水不同,是什么水?
2、请幼儿介绍自己区分方法(可吹泡泡、可搅拌出泡泡是肥皂水)。
3、认识泡泡,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泡泡形状、大小、颜色。
三、吹泡泡1、提供粗细不一致的管吹泡泡(可吹出大小不同的泡泡)。
2、提供若干盆(盆底有图案)(可知道泡泡是透明、无色的)延伸活动:
1、选择有阳光地方观察泡泡,看泡泡颜色 (解决问题:为什么泡泡有时会有颜色? )2、教师用各类型小管吹泡泡(如:2个管合在一起,4个管放在一起,吹泡泡引起幼儿再次探索兴趣)。
泡泡的科学教案5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常见洗涤用品制作吹泡泡水。
2、在制造泡泡水的过程中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
重难点:尝试使用常见洗涤用品制作吹泡泡水。
活动准备:
经验:1、有玩水经验;
2、认识洗涤灵、洗手液等洗涤用品;
3、讨论活动“你认为什么东西能做出泡泡水?”。
材料:洗涤灵、洗手液、瓶子、杯子、抹布、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回顾猜想:教师带幼儿一起回顾收集的洗涤用品。“我们收集了洗涤灵、洗手液、洗发液、沐浴乳。我们觉得他们能吹出泡泡,它们是不是真的能做出泡泡水?我们今天要来试一试。”
二、幼儿调制泡泡水。
1、教师讲解配制泡泡水的方法。“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小杯子,和一 ……此处隐藏4831个字……儿用提供的材料变泡泡。
2、观察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有意识的操作材料变泡泡。
3、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用洗洁精加点水摇一摇,变泡泡,洗衣粉加点水搅一搅,肥皂加点水搓一搓,变泡泡,我们的本领真大。
三:再次变泡泡
观察幼儿操作,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法变泡泡
四:教师总结
教师小结:原来泡泡可以洗掉脏东西,使东西变干净,泡泡的本领真大!
五:延伸活动:玩玩泡泡枪
泡泡的科学教案14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幼儿在洗手时常常洗很长时间都不出来,通过观察我发现原来孩子们对肥皂泡爱不释手,有时还喜欢用小嘴巴吹吹手上的小泡泡。一天,一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吹泡泡的玩具,为大家吹出了一串串的泡泡,这下孩子们更是乐开了花,他们还兴奋地喊:“泡泡多像大太阳啊圆圆的,像你的眼睛,像大气球……”我结合孩子们对泡泡的兴趣和对泡泡的想象创编了生动有趣的儿歌,生成了这次欣赏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欢听儿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2。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过渡音乐、轻音乐。
2。精神准备:为幼儿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进行互动,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用不同的表情、声音、动作等激发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教师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导幼儿先来进行吹泡泡的游戏。并提出问题:泡泡像什么?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欣赏儿歌1。幼儿听过渡音乐放好玩具后坐下,结合刚才的游戏体验欣赏教师朗诵儿歌。教师朗诵时屋子四周飘散着泡泡,播放轻音乐,生动、形象地配合肢体语言吸引幼儿认真倾听。
2。引导幼儿回忆:儿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么?(西瓜、太阳、眼睛、气球…)并惊喜地说出:其实儿歌内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来的,老师只是帮大家整理成儿歌。表扬小朋友仔细观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再次欣赏儿歌。当教师朗诵完儿歌的最后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时,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并对幼儿的想象充分肯定。
三、活动总结教师同样以小猴子的口吻对注意倾听及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请他们和小猴子拥抱;对有些胆小的幼儿提出希望,请他们握握小猴子手。
四、活动延伸: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诵,表达出自己对所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进行绘画活动,幼儿边说边画,练习画圆。
3。根据幼儿的兴趣续编儿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附儿歌:
吹泡泡呼……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串大泡泡。
像西瓜,像气球,像太阳,像脸蛋,还像乌黑的大眼睛。
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泡泡的科学教案15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制作泡泡水的兴趣,从中体验探索游戏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观察比较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泡泡水的材料,探索制作泡泡水的方法,并从中了解泡泡的特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糖、盐、洗衣粉、洗餐净、水、盆、吹泡泡工具(每人两种)、
瓶子(每人一个)、记录表(每组一张)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刚才洗手时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展开
1.出示泡泡水杯和吸管。
教师:小朋友吹过泡泡吗?谁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
2.观察了解泡泡的大小、特征。
教师与幼儿一起吹泡泡,请幼儿说出泡泡有大小和各种形状。
3.操作体验,发现问题。全体幼儿人手一份,观察大小、形状和颜色。
4.选择有阳关的`地方吹泡泡,看泡泡颜色。
讨论:为什么泡泡会有颜色?
三、结束
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诵儿歌《吹泡泡》
活动反思:
在进行幼儿的盥洗活动时,肥皂泡泡满手飞的现象,曾经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孩子们非常喜欢看泡泡飞,也非常喜欢捏破一个个的小泡泡。就在这五彩的泡泡世界里蕴藏着很多的科学道理,何不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自制泡泡水”来打开探索泡泡世界的大门呢?在这个活动中,重点是幼儿探索制作泡泡水的方法。活动以幼儿探索、教师发现为主。引导幼儿在尝试多种材料制作的过程中感知材料遇水后的不同现象,由此观察比较出像洗衣粉、餐洗净这样的洗涤用品可以制成泡泡水。通过感知操作法和观察比较法进行突破。难点是幼儿能够投放适量的材料,吹出泡泡。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运用尝试法一次一次进行试验,直到能达到幼儿满意的效果为止。圆形吹泡泡工具会吹出圆形的泡泡,那不同形状的泡泡工具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在延伸活动中,幼儿将继续探索。
4、小班版画教案:泡泡满天飞
幼儿园小班版画教案:泡泡满天飞
活动目标:
1、能按照轮廓线剪大小不同圆,剪工能比较细致。
2、能自由将圆进行粘贴,能合理的布置画面。
3、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正确的刷色,掌握握笔的姿势。
活动准备:
画有大小不同的轮廓线的圆若干,剪刀人手一把。胶水,抹布每张桌子一份。各种不同的颜色,大排刷等。
活动过程:
1、通过吹泡泡的游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瞧!这是什么呀?(老师吹出泡泡)
说说看都是些怎样的泡泡呀?(让幼儿表示自己对泡泡的理解。)
2、幼儿欣赏用版画制作的泡泡满天飞的图,引起幼儿制作的愿望。
(1)出示版画:我这就有一幅泡泡图,看看和我们过去画的泡泡有什么不一样呢?
(2)了解制作的方法。在这里帮助幼儿感受泡泡间的粘贴位置。
3、幼儿制作,教师给予指导。
(1)让我们也来制作这样的一幅图吧!(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2)对于能力弱的幼儿给予一定帮助,让他们也尝到成功的感受。
4、评价:
(让幼儿通过自己作品的展示,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从而使幼儿更好的参与到以后的版画活动中。)说说你的泡泡都飞到了哪些地方。
![中班教案汇编[10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362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