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1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1《窗边的小豆豆》是作者黑柳彻子写的一本自传。描述了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的故事。小豆豆在校长小林先生的爱护和引导下,从一个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孩子逐渐成为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由此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书中的“小豆豆”十分淘气,在原来的学校里和燕子聊天,和外面的宣传艺人打招呼,把学校的书桌盖子开了关,关了开,甚至还把日本国旗画成军舰旗。老师觉得干扰,于是让小豆豆退了学。小豆豆的妈妈却没有批评她,而是在想寻找有没有一个适合小豆豆性格的学校。带小豆豆去新学校时,也只是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这样既可以让小豆豆顺利转学,又可以使小豆豆心里不会留下“我退过学”的自卑。多好!这就是“懂孩子”的妈妈。小豆豆的妈妈把自己当作小豆豆,站在小豆豆的立场上想问题。她觉得不能让小豆豆难堪,因为是个人都要面子。就是因为妈妈的“隐瞒”,让小豆豆在巴学园过完了非常快乐的小学时光。
同样,书中的小林宗作先生也是非常理解孩子心理的好校长。在小豆豆“面试”的时候,听她讲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点儿不耐烦。这要是平常的大人,肯定会一边听一边打哈欠。但是小林先生觉得,如果自己表现出不耐烦,那小豆豆就没有兴趣再继续聊下去,孩子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设想一下,如果妈妈一开始就告诉小豆豆:“你退学了”,那小豆豆还能继续安心上学吗?如果小林先生表现出了不耐烦,那小豆豆还会在这个学校里开开心心的上学吗?正是因为大人们的'理解,小豆豆才能健康、快乐地长大,写下这本《窗边的小豆豆》。
如果我们身边的大人们也能像小豆豆身边的大人一样理解我们,我们的生活是否也可以像黑柳彻子一样快乐、无忧无虑?就拿喝水来说。妈妈给我一杯对于她来说不热,而对于我来说很热的水。如果我和妈妈说水太热了,妈妈就直接说:“不热的,快喝!不喝,我倒了。”那结果总归是不好的。
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敷衍。整个世界也许也会变得更加美好,不是吗?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2《窗边的小豆豆》写了作者黑柳彻子在上小学一年级时,因为淘气而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帮助与引导下,那个“怪怪”的女孩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有时,我真的很羡慕小豆豆。
第一是因为小豆豆有了这么一位伟大的妈妈,当老师在教室里对她说着小豆豆的过错是,她只是不停的道歉。回家后,她并没有立刻告诉小豆豆退学的事,而使用劝说的口气,让小豆豆到新的学校去看看。但是,中国的许许多多家长惯用的.却做法是:在教师面前感到羞侮,回家就在孩子身上出气。不管孩子的自尊、孩子的个性,只会怪孩子不争气,不懂事。小豆豆的自信心被妈妈保护得完好无损,为小豆豆一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更然人羡慕的是她有了这么一位伟大的校长。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3翻开《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你会从书中天真、活泼的字句中感受到浓郁的儿童气息,从而找到自己理想中的阳光灿烂的童年。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弥漫着儿童的天真无邪、淳朴可爱,特别是其中的《不能跳!》令人啼笑皆非。这个故事说的是小豆豆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堆沙山,于是高兴地跳了进去,没想到,沙子下面竟是搅拌好了的抹墙泥,身子立马陷了进去。傍晚,小豆豆的'妈妈沿路找到了小豆豆,在妈妈的帮助下,小豆豆才顺利得救。又有一次,小豆豆在礼堂后的小路上溜达,看见一张报纸,觉得很好玩,就跳了上去,没想到,报纸下竟是厕所的掏口,小豆豆这一跳,跳了个浑身不自在。事后,小豆豆说:“以后我再也不跳报纸和沙子堆成的山了。”也就是说,看见别的东西还是照跳不误。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书中的小林宗作校长,是一个了解孩子心理的好校长,就拿运动会说,他就别出心裁了一番。小林校长设计了许多不同的比赛:拔河、两人三足、钻鲤鱼、找妈妈……听着这些比赛,你一定跃跃欲试着想参加吧!运动会的奖品也很特殊哦——是蔬菜。小林校长之所以给比赛获得胜利的孩子蔬菜,是因为这蔬菜代表着荣誉,用来做菜,肯定能品尝出令一种味道——胜利的滋味。其实小林校长设计这些比赛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学校有一个残疾孩子叫高桥,他永远只会那么高,校长先生为了让高桥君消除自卑感,就设定了一些专门适合矮个子孩子的比赛项目,高桥君也轻轻松松获得了胜利,从而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除了这些,小林校长还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快乐,但可惜的是,如今小林校长与世长辞了,小豆豆她们的学校——巴学园,也被炸毁了。《窗边的小豆豆》,是黑柳彻子(小豆豆)献给已经逝世的小林校长的。
合上《窗边的小豆豆》,我好羡慕,又好无奈。羡慕的是小豆豆她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她们能在草地间、操场上尽情玩耍、观察,在游戏中学到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和知识。无奈的是我们却只有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埋头沉思。在一次一次的练习中,一次一次的考试中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我们就不能自由快乐的学习,难道非要读了再读,学了再学,才能出好成绩吗?
巴学园里,一切都是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爱的故事。看完这本书,读者的心灵就会经过一次洗礼,变得格外净澈。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4读完《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感触很深。
书中提到小豆豆一年级的时候太调皮了,被迫退学了,后来妈妈为她找到了一所很好的学校——巴学园。这所学校非常美丽,教室是用校车做成的,小豆豆一看就喜欢上了这所学校。一天中午,小林校长带着小豆豆去学校的饭堂,小豆豆数了数,这所学校竟然只有五十多个学生,只等于我们学校一个班的'人数。但巴学园的教育和我们这边的教育不一样,他们那里的老师把一天要做的任务都写在黑板上,只要早上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下午就可以出去散步或玩耍。可我们学校每天都在上课,只有每节课的课余十分钟可以休息,相对来说,巴学园的学生真是太幸福了。
巴学园的校长和老师们都非常亲切、有耐心,小豆豆是个善良、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我最喜欢她了,而且她也很幸福,因为她的妈妈为她找到了一所好学校,她回家没有作业,而我们每天回家都有一大堆作业,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我喜欢《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更喜欢小豆豆和小林校长。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5最近,我迷上了《窗边的小豆豆》,它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讲述自己童年生活的一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豆豆在刚升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淘气被赤松学校开除了。小豆豆的妈妈为了不伤害她幼小的心灵,隐瞒了女儿被退学的事实,后来经 ……此处隐藏4411个字……柳彻子写的名叫《窗边的小豆豆》的书。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大冒险”这一章里面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小豆豆和泰明两个人有一个约定,让泰明去爬小豆豆的树。
在小豆豆的学校里,每个人都可以认领一颗自己的树,要是你要爬别人的树,就要说一声“不好意思,打扰了!”等人家同意了,你才能爬别人家的树。每当放学或是课间休息时,小豆豆就会爬上这颗树,树又粗又大,上边的支杈象一个大吊床。她以常坐在那里,看看远处的风景,眺望天空,看脚下来回经过的路人......。这里就好象是她的家,她最开心的地方。于是就决定让泰明来做客,因为泰明是一个比小豆豆大一岁的男孩子,从小就得了小儿麻痹症,一条腿走路是拖着的,双手也是伸不直的,所以爬树就成了一次大冒险。
在开始的时候,让泰明爬梯子,可是他的腿根本用不上劲,小豆豆虽然累坏了,也没能上泰明移动一步,可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想了其他的办法,最终让泰明成功的'爬上了小豆豆的树,他们开心的在那里聊天,看风景。
在整个爬树的过程中,由于泰明身体不便给小豆豆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但是小豆豆没有放弃,她都克服了。一个女孩,帮助比她自己还要大的男孩解决了各种难题完成了约定的事情。我要向她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完成自己和朋友的约定,不能因为遇到麻烦就放弃。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14《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代表作,它是一本没有教育名言的教育名著,作者用自己的经历讲述着教育故事,仿佛在重温着一段美好的回忆。而其中在很多细节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却又是让许多教育者所震撼的。当黄秀云老师给我读这本书时,我被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天真,善良,纯洁,自然的行为和语言所打动,作者平实朴素的文风,小豆豆随心所欲的流露,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黑柳彻子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对巴学园、对小林老师的浓浓的爱意深深地感动了我,我觉得书中不仅是作者对自己在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而是在提倡和介绍一种教育制度。
文中的巴学园是一所学校,一所专门收所谓的“特别学生“的学校。小豆豆是个在一般人眼中名副其实的“坏学生”,文章第一篇就讲了小豆豆的妈妈和老师的见面,老师说小豆豆在上课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不停地拉抽屉,就是对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要么就是站起来对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然后请他们表演,好不容易等艺人表演完一曲,也已经下课了。她看见任何有趣的事情都会快乐得大叫等等。总之小豆豆随性的满足着自己的好奇心,全然不在乎学校的相关规定。这么一来,老师还能讲课么?接着开除、转学,精彩的巴学院生活才开始。
豆豆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方针:“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 ,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他还注重全面地培养孩子,聘用老师也不用一定的学历,而只要学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可用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巴学院的老师,譬如说巴学院有一次请了一位农民来为学生们当老师,教导学生们如何除草,插秧。
而巴学院最妙之处是教导学生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也就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爱人,爱己” 可是校长真正地实现了这一点。 比如说,巴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的时候听她讲了四个小时话,不打断,知道她想停的时候才停。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还是和校长先生,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这就是尊重。有了尊重才能够沟通。正是这样一个校长,一生致力于教育方法的研究。在书中有一个得了侏儒症的孩子高桥,校长为了他举办了学校的“小型运动会”。 比赛项目都是一般学校没有的,而奖品会是一颗菠菜或是一颗葱。在他根本无法跳过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马时候在背后暗暗地帮了他一把,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叹。这么一来,培养了残疾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补偿———自尊和自信。诸如此类的例子,多不胜数。
记得小林校长每次开饭前必问的“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我不禁在心里笑了起来,为这位可爱又有智慧的校长老师。“不要挑食,要注意营养均衡。”这应该也是我们经常对孩子们说的话吧!但小林老师却对家长们说着“请让他带来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在午餐时,他和夫人就拎着桶逐一检查孩子们的饭盒,谁少了“山的味道”或“海的味道”,夫人就从相应的桶里给孩子们添上菜。更为巧妙的是,当孩子们认为小豆豆黄色的鱼松是“山的味道”时,小林校长就耐心地给孩子讲解了它的来源与做法。于是,午餐也变成了孩子们”自主,探究的课堂,是他们快乐的课堂。
作为教师,面对小林宗作先生,我感到惭愧。他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作为读者,读完全部内容,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想起了那些老师,同学,朋友。看着背着沉重的书包去读书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会庆幸小豆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师,他总是想尽办法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保护他们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他不会阻止孩子们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他也不会要求孩子们刻意的去做什么事情,他总是努力的寻找一些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是小林宗作先生给了她最适宜的土壤。而我们,真的也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
“你是在爱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这是书的封面标签上的一句话。读完这本书,我想会有很多同仁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我们离孩子有多远?”这是我读完书后又产生的一个问题,书读完一遍,而思考刚刚开始!我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绝非一朝一夕可以促成的,要从平时的点滴去积累,从每一件小事去关爱每一个可爱的学生。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15《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的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在老师和同学的推荐下,我买了这本书。一拿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起来,几乎是一口气把它读完了。我从天亮读到天黑,甚至忘记了吃饭,全身心地沉浸在书中的引人入胜的故事里。我的心情随着书中人物小豆豆和她的老师以及小伙伴们一起欢乐,一起悲伤,一起经历巴学园里的趣事,跟她一起学习、玩耍和成长。仿佛自己也成了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我的心情起起落落,跌宕起伏,都与书溶为一体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作者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书中的小豆豆就是作者自己。她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精心的爱护和谆谆的.教诲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小豆豆的成长经历,一波三折。但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个教育有方的小林校长。他能耐心听小豆豆讲四个小时的话,并且找到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法。他用电车做教室,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做到饮食均衡,并且还照顾好一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让他们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自信和力量。这是书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
小豆豆其实代表了一大批童年时淘气让大人伤脑筋的孩子们。但是这本书让我们明白了,只要找对教育的方法,因材施教,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