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语言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 篇1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学前》、故事录音。
过程:
1、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播放故事录音片段(蒲公英的哭声)。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是谁在哭啊?”
“蒲公英为什么哭啊?”
2、阅读图书感受内容:
*幼儿阅读图书。
——“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路上碰到了谁?”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呢?”
3、阅读理解内容:
*幼儿自主阅读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们在图书里看到些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最高的山是什么山?”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里?”
“是谁帮助它找到了家?”
4、完整欣赏: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你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
*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建议与提示:
可引导幼儿合作画一幅自己家乡的画,并尝试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 篇2游戏目标
1.将学过的汉字归类(水果、动物、电器、颜色、蔬菜、文具)。
2.能有兴趣地、快速准确地找出汉字。
游戏准备
1.废纸箱6个,分别贴有汉字:水果、动物、电器、颜色、蔬菜、文具,里面分别装有相应字卡。
水果 动物 电器 颜色 蔬菜 文具
2.数字卡1~5。
3.幼儿对分类箱里的汉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游戏玩法
1.老师将幼儿分为5组,向幼儿介绍面前的.6个字卡分类箱,然后面对箱子而坐。
2.幼儿一起问:“老师、老师找什么?”老师说出分类箱中任意一张字卡,如:“请你帮我找‘老虎’字宝宝”。
3.每组第一个幼儿听到老师的指令后行动,要分辨老师的指令,想想字卡在哪一个箱子里,如“老虎”属于“动物”类,马上跑到“动物”类的箱子里,掏出字卡“老虎”,放在数字卡1的下面,表示第一名;第二找到字卡的幼儿就将字卡“老虎”放在数字2的下面,表示第二名,下面的以此类推至5个队都玩过一遍。
游戏规则
游戏时,没轮到的幼儿不能提醒正在玩的幼儿。
大班语言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有趣的情感,加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
3.学习动词:爬、飞、举、钻。
活动准备
1.图片:燕子、大树、蚂蚁、蘑菇、青蛙、荷叶等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理解诗歌内容。
1.课件演示
(1)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忽然怎么了?他们该怎么躲雨呢?
(幼儿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燕子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是怎么做的?
(通过共同探讨,选定动词飞,师生边念诗句边学一学飞的动作)
(3)燕子飞到大树上,大树成了什么呢?
(在师生一起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给燕子的雨伞起个名―大树伞)
(4)教师贴上小图片,并请幼儿想一想、试一试这句话可以怎么说呢?
(引导幼儿编一编:燕子飞到大树上,大树伞)
2.蚂蚁和青蛙想了什么办法是怎么做的呢?
(引导幼儿通过共同探讨选定动词:爬、举,师生共同表演,并引导幼儿用诗歌的句式来编一编。)
3.启发幼儿想一想:
这几个小动物的雨伞相互交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
(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发现动物各自的特点和本领)
4.你们看谁又来了?(小鸡和瓢虫)
下雨了,如果你是小鸡或瓢虫你会怎么办?
5.你们看还有谁?(乌龟和松鼠)
6.教师:他们找不到雨伞真着急,忽然他们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不用靠别的东西,
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
(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7.请幼儿说一说他们想的是什么办法?进行表演。
(1)小乌龟为什么能用壳挡雨?小松鼠的尾巴为什么当雨伞?如果小乌龟用尾巴挡雨行吗?
(引导幼儿知道这两种动物的特点和本领)
--叶子是小蚂蚁的雨伞。”
--大树是蚂蚁的雨伞。”
--小草是蚂蚁的雨伞。”
--小蝴蝶的雨伞是什么呢?”
(小花是蝴蝶的雨伞)
二、学习诗歌
1.欣赏教师念诗歌一遍
请幼儿给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
2.幼儿看图谱学念诗歌一遍,重点能正确念好动词。
3.幼儿边学念诗歌边表演动作一遍。
三、结束
边表演边学念诗歌,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感受。
附:《动物的雨伞》
哗啦,哗啦,下雨了;
燕子飞到树枝上,大树伞!
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青蛙举起了荷叶,荷叶伞!
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瓢虫飞到花瓣下,花瓣伞!
乌龟和松鼠找不到雨伞,真着急!
嘿!小甲壳、大尾巴不就是最好的雨伞吗!
大班语言教案 篇4【活动前评析】
"梦"对于每个幼儿来说很好奇,又很向往去幻想生活中的一切。所以结合幼儿自身的想法,我自己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给幼儿创造一个再创想象的空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诗优美意境,了解诗歌大概内容,并学习有感情的朗诵。
2、在纺编的基础上学习大胆创编不同的简短诗歌,培养发散性和求异性的思维。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知道每个人都会各种不 ……此处隐藏2565个字……一遍讲述(保留结尾)
⑴蚂蚁、蜥蜴、老鼠、小鸟和刺猬看着彩虹色的光芒,为什么心里温暖起来?
⑵彩虹色的花曾经给过小动物们那些帮助?(引导幼儿依次说出蚂蚁、蜥蜴、老鼠、小鸟和刺猬都用彩虹色的花瓣做了什么)
⑶受到帮助后小动物的们的心里是什么感觉?
⑷你觉得彩虹色花为什么要帮助小动物们呢?
教师最后用故事中的语句总结:"我想跟每个人分享我的快乐
2.迁移作品经验:
⑴你认为什么叫做分享?
⑵你有过与人分享的经历吗?(交流已有经验)
二、集体阅读故事,通过情发展,图片色彩的更替,进一步探究你们想不想看看这本图书啊?"(想)"我们一起来阅读《彩虹色的花》
⒈教师出示图书,再次讲述故事
⒉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情节发展,图片色彩的变化,探究季节的更替
⒊彩虹色的花为什么会折断了?这时候已经是什么季节了?(冬季,花儿虚弱)
⒋"……大家都想起了彩虹色的花曾经给过自己的帮助。"师:故事并没有结束你认为它的结尾会是怎样的呢?
⒌揭晓结局:这时候已是什么季节啦?"(哦,春天又来了)"彩虹色的花为什么又出现了"
⒍你喜欢这个结局吗?为什么
三、分小组阅读图书,体验与同伴分享阅读的乐趣
⒈你想不想近距离的看看这本图书(想)可我这只有6本怎么办?
⒉经讨论将12名幼儿分成两人一组,分享阅读(在幼儿阅读期间,教师鼓励两名幼儿间平等愉快的阅读,并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⒊先看完的幼儿围老师坐下,交流与同伴一起看书的感受。
四、分享"彩虹花"的甜蜜
活动反思:
《彩虹色的花》叙述着这样一个极其温柔细腻的故事:一朵彩虹色的花,将自己的花瓣都用来帮助有困难的小动物了,最后,自己却被覆盖在白雪下面,可是,它的希望和梦想还在继续,当春天来到时,新的花朵又在阳光下绽放开来……生命可以轮回,乐于助人的精神则存留其中,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意味。本作品采取壁画法,先在画布上涂上灰泥再绘制,画出富于立体感的特殊效果。我个人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非常喜爱,这本精装书,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那彩虹色的环衬,那色彩是如此地动人,几乎包含了你所能想象的一切,生命、阳光、爱、梦幻……
赵镜中先生在全国第五届班级读书会中结合自己的示范课发表专题发言时说:“读书会形式的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定位,立即在以下三点要求上:(1)透过读书会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2)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及范围。(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展阅读策略。”专家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我想我们要披荆斩棘努力前行!下面我就谈谈这节课我努力的几个方向:
1、教策略,让孩子学会读书。
上次在杭州举办的全国第五届班级读书会活动中陈佩利老师在点评时曾指出“阅读策略是可以带的走的。”也就是说我们教给孩子的更多的应该是阅读的方法。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了猜读、发挥想象、引导学生观察细节等策略。猜读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发挥想象去读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但在这要注意孩子想象的合理性),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教会我们孩子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这些策略使得学生能够根据图画信息猜测,通过观察小动物的表情来体会它们的内心。从共读故事环节到孩子自读故事环节时我对孩子们说“我们看这本书的时候可以像刚才看蜥蜴和老鼠的两页那样看看动物的表情,可以像看小鸟的那页那样发挥自己的想象,还可以看看花的样子。现在快去看看书中有哪些地方是你最感兴趣的吧?”此时意引领孩子自己采用这些阅读方法去看书。
2、关注他人,学会倾听
同样的是在第五届班级读书会活动中赵镜中老师指出“班级读书会最好是在高段进行,一、二年级的活动适合全班共读,少一些独立的交流活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带领孩子们阅读《彩虹色的花》这个绘本故事的时候进行了全班共读,在学会共读一本书的同时学会倾听他人。让孩子在跟同桌交流后站起来说说你刚刚听到了什么,你的同桌是怎么跟你说的!”孩子们一般都已经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会去关注别人。所以这里当有孩子不会说的时候不要急,让他们坐下来再去交流交流。这时候的交流相信孩子们会去关注他人了。
3、架起故事与生活间的桥梁
通过组成班级彩虹色的花传扬彩虹色的花助人为乐的精神。“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彩虹色的花放在教室里,以后你们这些彩虹色的花瓣再做了些好事也可以像这样写在纸上贴在花瓣上,让我们班的彩虹色的花开得更加灿烂!”读了故事孩子们很容易就体会到彩虹色的花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告诉孩子们在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该学会摘一片美丽的花瓣送给别人。其实帮助人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架起故事与生活间的桥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一朵朵善良的有爱心的彩虹色的花。
回想和孩子们共读绘本的各个细节,每次回想总有诸多遗憾之处:
1、这个温柔细腻的故事曾在我初读它时,我自己都被自己的朗读声打动了,第一、二次都有种落泪的冲动,我也会偷偷地观察孩子们的表情,发现他们在我读到“太阳隐去了自己的光芒,彩红色的花也折断了,但她仍然静静地站在那儿。雪花仿佛要拥抱彩虹色的花,轻轻地、轻轻地飘落下来······很快大雪覆盖了所有的东西,一片白茫茫的。谁会想到,在这里曾经开过一朵彩虹色的花呢!”他们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很难过。可是这次上课我觉得自己没有完全进入到故事中去。
2、在读完故事之后,我说“彩虹色的花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把自己所有的花瓣给了需要帮助的小动物们。她真是一朵——( )的花!”有个孩子令人出乎意料地说:“这是一朵雪中送炭的花!”多么了不起的孩子啊!这是我当时内心发出的第一声赞叹。可是之后我便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赞叹一下变过去了!如果此时我能够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想,对这么精彩的回答再稍加点拨让更多的孩子达成共识,课堂就能亮起来了!
3、在孩子们交流书中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时孩子们的发言都是较浅层次的,我在这欠缺引导。我认为这是本节课最大的不足之处!却也成为了我的一个困惑。
通过班级读书会这一形式的教学,我希望能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在推荐麦克格雷涅茨的另一本绘本《月亮的味道》时,孩子们的小眼睛亮了,一个个都问我在哪儿可以买到!);希望能让孩子们学会合作,能和他人共读一本书;希望孩子们能学会关注他人,学会倾听;希望孩子们能在生活中传扬彩虹色的花的精神。
此次上课是我去年毕业工作至今第一次在学区开课。上完课,想感谢好多好多的人:感谢举办此次活动的滨海教研联盟的老师,感谢给我这个宝贵的上课机会的校领导,感谢在我试教的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老师,感谢在今天开课时帮忙的同事们……寥寥数语难以表尽心中感激之情。想起带领孩子们共读的绘本故事《彩虹色的花》,此次一路走来我发现彩虹色的花,彩虹色的热情和慷慨,在我们人生的路途边上我们一直都遇得上,就像此次开课给予我帮助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想我会随时摘一片美丽的花瓣送给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