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案8篇(实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内容:说的练习、读的练习、习作练习
教学目标: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准备好发言,能用普通话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评议要客观恳切,能通顺流利的朗读短文, 有感情的朗读,正确完成课后习题,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通过准备,完成习作训练。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用普通话发表自己的意见,能通顺流利的朗读短文,完成文后的问题,完成习作训练。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准备好发言,用普通话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合作中学习短文,完成课后的问题,通过准备,有条理的完成习作。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带着问题阅读短文,并能正确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重点:用普通话说,语句通顺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观点,能带着问题阅读短文,正确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难点:能带着问题阅读短文,正确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说的训练:
出示投影:
1、提示: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别人误解,需要作出解释。如:因特殊情况迟到受到批评;喜欢看课外书,却被家长认为是看闲书等。请你选择一个内容演一演。
2、出示要求:态度诚恳心平气和。
1)把自己的想法和理由说清楚,语句比较连贯。
2)耐心听别人的发言。
3、生准备
4、小组交流
5、个别汇报
6、评价
二、读的训练《生命桥》
1、生带课后问题自学课文
2、小组交流
3、个别汇报
4、评价指导
5、谈感受,写读后感。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课堂训练3-4题。
课后反思:说话训练时,学生存在选材问题,不知道该说什么。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练习--未来的学校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启迪学生展开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并指导学生有序地、主次分明地说和写。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自由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有序地、重点突出地、主次分明地说和写。
3、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课前学生绘制自己心目中“未来的学校”构想图。
2.制作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小的时候,我就曾经幻想过,如果我能够像小鸟一样,有那样一对翅膀,那该多好啊!
2.出示,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有一对翅膀,你想做些什么?(板书:想象)
(二)揭示本次作文主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最富有想象力的少年时代是在我们“东园小学”度过的……
2.出示:“东园”的过去,现在……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想一想、写一写未来的学校。(板书:未来的学校)
(三)启迪学生的想象。
1.过渡:再经过50年、100年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未来的学校又会是怎样的呢?
2.创设情境。(卡通,进入“未来”)
3.在音乐和导游的语言感染下,你仿佛见到了什么?
4.小组交流:把你心目中未来学校的样子说给组内的同学听。
5.学生自由地想象,班级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大胆设想以下方面:
(1)未来学校将会建在哪儿?
(2)未来学校学习的场所是怎样的?
(3)来来学校运动场是怎样的?
(4)你认为未来学校还应该有哪些建筑和配套的设施?
(5)你对未来学校的教师有哪些要求?
(6)未来学校学生怎样学习?
(7)未来学校会培养出怎样的学生?
6.讨论,交流:你觉得同学们的想象怎么样?
(学生评说。教师板书:大胆 丰富 新奇)
(四)指导学生完整口述自己设计的未来学校的样子。
1.学生出示自已绘制的未来学校构想。
2.指名上台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
3.全班交流评价:你们认为他说得怎么样?
(师相机指导并板书:介绍 有序 重点突出)
4.小组按要求口述交流各自心目中未来学校的样子,互相补充完善。(要求:有序、重点突出)
(五)写作练习。(教师巡查,相机指导写作)
附习作: 未来的学校
20xx年。这是新世纪的大好年月,激起我几多浮想遐思!我已是东园小学的校长了。请跟我一起来参观我所设计的21世纪50年代的东园小学吧!
瞧,“东园”是建在宇宙中的。
有许多宇宙飞船在遨游,多热闹。飞船都是以水为燃料,排出的尾气是净化过的,毫无污染,并且可以自动驾驶。上面还有“防弹系统”和“安全设备”,如果遇到障碍物,会自动地停下来。
学校里还建有宇宙阅览室、生物生态馆、西瓜气象站、巧克力餐厅等等,都是我这位“总管”亲手设计的。可是,我对自己设计最满意的还是那如宫殿一般的四季教学楼了。
春季楼,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万物复苏了,小草发芽了,果树开花了,小朋友又长大了一岁。春季楼就像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同学们在这里感到无比快乐。她能培养学生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品格。
夏季楼,一个热闹的名字。知了在树上放声歌唱,昆虫们忙忙碌碌,同学们也忙着学习。夏季楼里一会儿晴,一会儿雨,变幻莫测,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她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们漫步在秋季楼里的林阴道上,秋日的黄昏是如此动人啊!那西天的彩霞披着一层似红似金的彩衣,落日就在这一层五彩缤纷中向大地吐露出最后的微笑。路旁的转基因法国梧桐树早已在不知不觉中退去夏日的葱绿。黄色的落叶顺着秋风打着旋儿一片片飘落下来,地上已铺满了薄薄的一层,踩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音,煞是好听。我不由弯下腰,拾起一片落叶,啊!它并不像我们平时所说的那么枯黄,毫无生命。看!巴掌大的叶片中间,星星点点地点缀着黄色的小花纹,还有绿色的条纹作伴,整片叶子上还镶着一边红褐色的边。我打开书将它夹在书里作书签。你们看,秋季楼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陶冶 ……此处隐藏5104个字……
E、两个省略号的作用。
3、分析5自然段。指名读,孩子们高兴么?你从哪看出来的?板书(美好)
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讨论: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四、总结
1、说说你对“风一样的日子”这句话的理解。板书(像风一样)
2、全文的结构。
五、拓展延伸
回忆你小时候哪些日子像风一样,说给大家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7猴子种果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不要盲目的听从别人的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猴子刚种了一棵梨树苗,并且天天浇水、施肥,那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猴子最后有没有吃到自己种的果子呢?为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自然段吗?
二、新授
1、学习第9自然段
a、指名读b、齐读
2、师:从这里我们知道猴子拔了梨树种杏树,拔了杏树种桃树,拔了桃树种樱桃,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
(教者一边说一边板书)
3、师:猴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都听了谁的话而不段改种果树的?贴画
4、乌鸦、喜鹊、杜鹃是怎么叫的?你能学叫你喜欢鸟的`叫声吗?表演给你的合作伙伴听。
a、小组表演b、小组派代表表演
5、这三只鸟是怎么对猴子说的呢?你喜欢哪只鸟就读哪只鸟说的话。
6、采取多种形式读三只鸟说的话。如小组读、小组选代表读、摆擂台、表演读等等。
7、师:听了三只鸟的话,我们知道它们都说了一句农谚,都是哪些农谚呢?(板书)
乌鸦说了哪句农谚?(梨五杏四)
8、什么叫“梨五杏四”?
9、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说猴子有这个耐心吗?
10、(出示句子)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11、猴子听了乌鸦这么一说,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2、听喜鹊说“杏四桃三”,猴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3、那么猴子一定吃到桃子了!(没有)为什么?
14、那这次猴子一定吃到樱桃了!(没有)为什么?(樱桃好吃树难栽)
15、齐读第8自然段
16、就这样,猴子到头来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如果你是这只猴子,你会种哪棵树?(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侧面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
2、学了这篇课文,你现在最想干什么?(表演)
a、小组之间练一练,可以加动作、神情等。
b、愿意展示的小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选最佳表演奖、最佳创艺奖等)
3、表演。
小学语文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真读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认识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2、情感目标: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3、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仿写一个片段《雷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爱旅游吗?哪些地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家能用平时积累的语句来描绘这些令自己难忘的景象,真不错,老师也积累了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师深情背诵课文3、4。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悟:
1、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诵读,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读读,推荐给同桌。
3、师按学生回答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4、交流学生喜欢的语句,及时纠正读音。并让学生说喜欢的理由。
三、精读课文: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并板书)我们一起去看看。
2、指名读课文第2节,你读懂了些什么?师归纳板书:江面平静,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3、“望”字在课文里除了看,还有一层意思——等着、盼着。该怎样读读人们的这种心情?出示图片“江面平静”,配上音乐,学生自己读读。
4、交流读,引导学生抓住“横卧、笼罩、屹立”等词把当时的气氛读出来,注意及时请学生评价朗读的情况。
5、师生对读,请学生体会朗读成功的原因,总结学法。
理解重点词句。
读出人们的心情。
选折合适的音乐。
6、自由读读3、4小节,在学习小组中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
7、交流理解的词语,并读读该句句子。
8、师归纳板书:闷雷滚动,出现一条白线,人声鼎沸、沸腾。
9、重点交流“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抓住比喻,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
10、体会人们的心情。板书。配乐诵读,学生自由选折音乐,组成小组读读。
11、集体学习课文最后一节师生对读。
四、拓展、探究
1、关于钱塘江大潮,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网上学习。并试着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下“你眼中的钱塘江大潮。”并把自己的观点介绍具体。
说话练习:“钱塘江有着()的大潮。()。
2、仿写《雷雨》
出示媒体“雷电交加”的景象。
出示要求:运用恰当的语句写出雷雨的气势。
五、回家作业:
1、想象雷雨前、雷雨后的景象,把短文写完整。
2、收集世界奇特景观的资料、图片。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退后
江面平静出现白线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余波西去、恢复平静
(看)浩浩荡荡
(听)山崩地裂
昂首东望人声鼎沸、沸腾深深震撼 回味、赞叹“天下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