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10-07 19:05:10
[优]美术教案

[优]美术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与目标:

1、熟悉工具和材料,进行感官体验。

2、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3、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难点: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教案《一年级美术第2册教案第三课《太阳》。

教学准备:学生的优秀作品、橡皮泥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小朋友,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想想它是什么东西,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对,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太阳。(板书:太阳)(课件)

你们知道吗?太阳在天上自由自在,有时侯看看大地的景色,听着小朋友的歌,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但是有一天,它突然觉得有些烦恼,因为它看到所有的景物都有美丽的色彩,小朋友们都穿着漂亮的衣裳,而自己却没有一件好看的衣服。怎么办呢?

小朋友想不想帮助太阳,为它设计一件漂亮的花衣裳?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画的内容:太阳。

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太阳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中间的圆球和外面的光芒)

它本身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红色和橙色)

刚才小朋友回答得很好,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给太阳添上花衣裳,我们是不是只能用这两种颜色呢?

好!下面看看老师是怎样给太阳穿上漂亮衣服的。

1、首先要画出一个圆作为太阳的基本形状,(课件)

2、接下来该干什么?(给太阳身上添上花纹)(课件)大家看,这些花纹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点、线、面)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点、线、面,它们是怎样组成各种花纹的。

3、大家最后还要添上什么?(漂亮的颜色)(课件)大家仔细看,画面中的颜色是不是每个地方都不相同?(不是)那么这些颜色的组成都有什么特点?(以相近的颜色为主,间插其它的颜色,但是挨着的颜色都不是一样的)我们还可以看看在同样的花纹下,添上不同颜色的效果。

小朋友,你们说,太阳穿上花衣裳好看吗?现在,该你们动手了,别忘了,太阳还正等着呢。小朋友们,开始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展评:

1、学生互评

2、学生自评,教师总评。

五、小结:小朋友们今天画得真好,太阳看了别提有多高兴了。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时间:1课时

课业类型:工艺制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雕塑中的浮雕,纸浮雕,并运用画、剪、刻、折的方法制作纸浮雕大鲤鱼。

2、提高学生手工制作技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创造、表现、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纸浮雕大鲤鱼的制作。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其它造型。

学生用具:剪刀、水彩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导入:(板书:浮雕)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什么是浮雕?(生:...)你知道什么是雕塑吗?(...)雕塑一般分为两种,圆雕和浮雕。圆雕不但有高度、宽度、而且还有深度,是立体的,而浮雕是在平面材料上凸起的半立体造型。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人物造型就是建国以后重要的.浮雕作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用纸来做浮雕画。这就是19课纸浮雕大鲤鱼。(板书:19......)

新授:

1、示范:怎样使大鲤鱼在平面的纸上凸起呢?请同学们看(边讲边示范)首先在纸的背面画出鲤鱼的样子。再沿实线剪下来。然后用刀子刻鲤鱼身上的鳞。最后沿虚线折起来,先折身体再折细部。好了,学样就做成了一条浮雕鲤鱼。

2、总结步骤:刚才老师做的时候,大家看的很认真。哪位同学能说说刚才是按什么顺序做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板书:画、剪、刻、折)

学生作业: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每人做一条纸浮雕大鲤鱼,然后集中在这里,(贴在鱼群背景图上)组成鱼群图。师辅导:(双边活动)

1、可商量,可几人一起做。

2、可以给鱼染上漂亮的颜色。

3、可以设计其它造型(龟、石、水草等)

课堂小结:(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共同欣赏)

同学们说的很好,希望你们能用这节所学的方法,发挥你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浮雕造型。

美术教案 篇3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表现自己,对美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比较有兴趣,想一探究竟,由自己解开谜题。他们喜欢画画、折折、剪剪。因此,引导学生时,让学生在“玩玩、看看、做做、想想”的探究体验中掌握一点制作、装饰设计的方法。

二、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眼镜的用途,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一副自己喜欢的有趣的眼镜。

2、过程与方法: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喜欢的外形进行眼镜的设计和制作。

3、培养学生现代设计意识,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在摹拟活动的行为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另外,让学生知道爱护自己的眼睛。

三、教 学 方 法

本课设定为设计-应用课,突出学生选材、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更好的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做如下安排:

谜语导入——启发联想——实践创作——展示交流——自我总结。 课前准备:纸片,彩色笔,铅笔,剪刀,胶水。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有趣的眼镜

同学们,大家觉得自己聪明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猜一个小谜语。 稀奇稀奇真稀奇,

拿人鼻子当马骑。

又圆又亮,左右一样。

脚蹬两耳,腰跨鼻梁

同学们知道这个小谜语描述的是什么吗?---眼镜

(二)、启发联想:

1、你知道的眼镜种类有哪些?

近视镜、远视镜、散光镜、防风沙眼镜、太阳镜、变色镜、隐形眼镜、装饰眼镜。

2、你知道一副眼镜的结构吗?

镜圈,镜片,镜腿

(三)、实践创作(课件展示制作说明)

同学 ……此处隐藏1855个字……吃掉。糖的味道怎样?(很甜)在我们中国,吃糖就是祝愿我们的生活甜甜蜜蜜。

4、糖吃到肚子里了,但是现在我要同学们把刚才的糖果变回来。怎么办?桌上有个小盒子,里面有些材料,开动脑筋,只要能恢复糖果原来的形状就可以。

5、哇,糖果又变回来了!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变回糖果原来的样子?

你是用什么团包的?(皱纹纸)

摸一摸,皱纹纸给你什么感觉?(很软,有皱纹、色彩鲜艳……)

还有用什么团包的?(橡皮泥、玻璃球、积木……)

同学们可真聪明,团包不同的东西,就变回了糖果原来的样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团包手工[出示课题]

活动二:观察?感受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食物是用团包的方法制作的?(包子、饺子、粽子、元宵……)

我也做了一些,你们来看一看[实物投影仪展示]

1、这是一笼屉什么?(包子)

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餐巾纸)

看看它是怎样制做的?(用折的方法捏出了许多小褶皱)

热气腾腾的包子是什么馅的?(请一位同学打开)

2、[出示树叶包]同样是包子,它们的形状一样吗?它是什么形状的?(象树叶形)

3、这一盘是什么?(饺子)

饺子的外形象元宝,里面可以包上许多有寓意的食物,比如枣、花生、糖等,象征着人们喜庆团圆、吉祥如意。

4、看,香喷喷的什么上桌了?(春卷)

老师最喜欢吃的炸春卷。是什么馅的?我们剪开来看一看。(教师剪开,露出里面的馅)

活动三、探究?解疑

1、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用团包的方法制做的,其他种类的物品可不可以用团包的方法制做呢?

[出示范作]我把它们放到每个小组中,同学们来讨论一下,做的是什么?是怎样制做的?

2、每组选一名同学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说一说[实物投影仪展示]

(1)这是做的什么?(卷心菜)

是蔬菜类,它是怎样制作的?(一层一层粘上的,叶脉是用白色的餐巾纸搓成条粘贴上去)

色彩呢?(叶子是绿色的,叶脉是白色的,和生活中的是一样的)

(2)你们讨论的是什么?(葡萄)

是水果类,这一串葡萄是怎样制作的?(先用紫色的皱纹纸团起来,再一个一个粘贴上)

(3)这么可爱的小女孩,她的哪一部分是用团包方法制作的?(头)她的辫子是怎样做的?(用线绳一节一节扎起来)

小男孩呢?

(4)这是两条什么?(毛毛虫)

这两条毛毛虫一样吗?有什么区别?(一条是用乒乓球包在里面,一个一个粘起来的`;一条是用皱纹纸包在里面,用线绳一节一节系起来的。)

我们刚才看到用团包的方法可以做许多东西,有食物、蔬菜、水果、人物、动物,还可以在团包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和粘贴。

3、教师示范团包步骤:

看,老师这儿有一张三色纸,我把三种颜色拼在一起,猜一猜,我要做什么?

教师演示做金鱼:身体里面包的是皱纹纸,鱼眼睛用纸卷起来,尾巴捏几下。

一条可爱的小鱼游过来了,谁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鱼爸爸呢?看,它胖胖的身体是用什么做的?(泡沫球)[出示鱼爸爸]

一家三口还少鱼妈妈,鱼妈妈有一双漂亮的鼓眼睛,是用什么做的?(玻璃球),鱼妈妈比较瘦,它的身体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

小鱼的一家玩得可开心了。同学们都知道金鱼最大的特征是什么?(眼睛鼓、大尾巴)对,老师就是抓住了金鱼的特征,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来团包的。

活动四:创作?评析

1、现在,就请同学们也来创意团包手工。看,有蔬菜、人物、动物、食物(教师在每组摆上桌牌)你喜欢做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自由分组。

2、分好组后,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想做什么?

3、学生创作,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4、每个小组找一名同学来展示你们的作品。

生自评、互评(做了什么?用什么颜色?是用什么团包的?象不象)

教师随时点评。

活动五:拓展?延伸

团一团,包一包,许多东西变了样!看,同学们团包出这么多小工艺品,每一件都独具特色,老师非常喜欢。

团一团,包一包,这是什么?(风信子)如果我们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对着风信子说就会实现的。

看一看,这个风信子是用什么团包的?(布)

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材料可以进行团包,风信子想对同学们说一句话:回家再试试吧!同学们再见!

札记:今天我打破惯例把全国优秀录像课《团饱手工》的光盘片段放给他们看,学生感到很新奇,听得比平凡事认真多了,以后可以尝试这个方法。

第二节

施教时间:11月3日——11月5日

活动一:

观察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造和原理。

讨论:⒈说说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⒉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活动二

⒈观察:师示范用皱纸包装一棵蔬菜,说说用了那些方法做出来的(团、包、)

⒉尝试:大胆想象、创造,试着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

活动三

⒈通过尝试及再次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在制作是还要注意哪些要点?

归纳提示:

⑴可以采用揉、捏、弯、折等方法将皱纸“团”成各种形状,再将皱纸在外面“包”一层将造型固定。

⑵制作时要先观察分析,抓住事物的外形特征。如老鼠的外形特征是耳朵大、嘴巴尖、尾巴细长。

⑶需要分开来做再粘贴时要注意: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师做适当的示范)

⒉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团包的造型最多,最美。

⒊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作品。

活动四:

⒈自己评,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⒉互相评,谁的作品最有趣。

⒊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出他作品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

延伸与拓展:

⒈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内。

⒉学生用旧报纸制作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在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颜料涂上不同的颜色。

札记:

在做团包手工的过程中,一位学生提出:皱纹纸太容易碎了,我们就不能用一种做好后能够长期保存的原料么?这个问题激起了大家的共鸣。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和多次实验,大家发现用白色的软布包上棉花再用线一扎,做出的包子、饺子还真像;用桔黄色的布做的春卷、锅贴也不错。于是我鼓励学生回家用布来做一顿“大餐”作为拓展作业。到了下一次,大家带来的“美食”非常丰富,同时大家对这些可以当作玩具的作业非常喜欢。这也算是“让艺术与生活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了吧。

《[优]美术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