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10-21 10:13:06
中班教案7篇【优选】

中班教案7篇【优选】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有兴趣的学习绕口令。

2、学习读准诗中一些韵母相同的字(虎、鹿、猪、兔、鼠);能有用合适的语言描述动物所在的位置。

3、锻炼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其想象力。

4、教育幼儿要保护小动物。

活动准备:小动物图片,录音机。

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接龙法

  教学过程:

一、模仿动物,导入。

师:请你像我这样做!(师模仿猫、象、兔、猴)。刚才老师模仿了几种小动物,你们知道它们都是谁吗?师模仿动作,幼儿说出是哪种小动物。

师:那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谁来说说。(指导幼儿用“我喜欢......”说句完整话。)

过渡:今天呀,可爱的五兄弟也来到了我们中一班,想不想和它们见面啊?它们都很害羞,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闪亮登场,请你闭上小眼睛,它们就会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不许偷看哦!

(师将动物图片分别放在窗台上、柜子上、地上、黑板上、墙上)

二、观察、说话

师:请睁开小眼睛。你看到谁?它在什么位置?(指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动物所在位置,把话说完整。 幼儿说对后,师将图片按虎、鹿、猪、兔、鼠的.顺序竖贴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来跟五兄弟打个招呼吧!(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打招呼)

师模仿动物说话:“中一班的小朋友真是太热情,太友好了,咱们去野外捉迷藏好不好、”

师:想不想跟小动物玩捉迷藏?小动物要开始藏喽,你可听好哦!

三、学习绕口令

1、师快速背绕口令《数数歌》,后问:”谁的小耳朵最灵敏,听清楚了,这些小动物都藏哪里了呢?

2、师带幼儿念儿歌(重点读准几个动物的名字)黑板示儿歌。

(1)慢速清晰地 (2)学大象伯伯粗声地 (3)学小猫咪咪轻声地 (4)师幼接龙

(5)结合动物的生活环境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

3、试编绕口令,体验成就感

师:小朋友,想不想当小诗人,小作家,自己编儿歌啊?

分别找5名幼儿上前,按顺序发猫、鸟、鸭、马、蛙的图片,师提问其他幼儿这些小动物生活的场所或环境,来引导启发幼儿编绕口令。

四、思想教育:爱护小动物

今天,我们跟小动物们玩得高兴吗?我们应该怎样和小动物相处呢? (师结合幼儿回答,点拨要爱护、不伤害小动物)

五、播放歌曲《我爱我得小动物》,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集宁第一幼儿园 不怕风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3、培养幼儿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培养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难点:引导幼儿能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以及个别不够大胆的幼儿能感受游戏的乐趣,并逐渐勇敢参加。

活动准备

1、 准备3个平底的茶杯

2、 准备场地(用粉笔画好3道长5米,宽20厘米的跑道)

3、 准备3面小红旗

活动过程

1、 开始

教师以开火车的队列带领小朋友进入准备好的场地,并安排幼儿在跑道两旁站好。

2、 游戏

A、教师给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

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这里,是要和你们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新的游戏,让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游戏怎么玩,好吗?

(1) 首先,教师出示一个茶杯,问:小朋友,认识它吗?我把它放在头顶上;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 教师动一下,茶杯掉了下来,问: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你又发现了什么?

(3) 告诉幼儿,要把茶杯平稳的放在头上,头不要动,手伸开,眼睛往前看,身体笔直慢慢的在1、2、3个跑道上慢慢走,这样,茶杯就不会掉下来了,而且也能胜利到达终点。

B、过程

(1)、分别让在平时观察中,灵活性和协调性比较强的小朋友先比;引导幼儿助威喊“加油”!

(2)、对幼儿在刚才的游戏情况及时的进行指导与纠正;

导语:刚才谁胜利了?谁的茶杯掉了?为什么会掉下来了呢?

(3)、在接下来的活动时,教师一边给幼儿强调怎么样才能完美的完成任务,一边做好幼儿的心理安抚,即使茶杯掉了,不用气馁,告诉幼儿还有机会,让幼儿认真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

(4)、师生互动,导语:老师看到小朋友玩得好开心呀,老师也想玩,你们愿意和老师比赛吗?为了公平起见,老师可以倒背面走哦!

(5)、再请在第一轮胜利的小朋友进行第二轮的比赛,以及在第一轮茶杯掉下去的小朋友在来一次,问:小朋友,在第二轮过独木桥时,在第一轮掉了茶杯,现在还掉吗?

导语:小朋友,谁拿了两次胜利了?

C、和幼儿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和成果。

3、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在设计活动时,我首先考虑到以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主,而且活动的趣味性也吸引幼儿能积极参加,虽然活动的材料不是很丰富,但却能够让幼儿沉浸在游戏的快乐。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积极性很高,能自觉的'遵守纪律,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活动,当然,还有极少个别幼儿有胆怯,不敢参与活动的想法,但最后,通过耐心引导,最终还是参加了活动。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因为我是带班老师,所以对本班的幼儿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的,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的特点和个性个征都有一定的掌握,所以能够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是由教师示范,给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活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把活动过程设计得更有趣些,而且再设计一些环节,比如,在过独木桥时会遇到障碍物等,而且还可以考虑到,针对胆子比较小的幼儿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使全体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活动的快乐中。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对于一些 ……此处隐藏1788个字……不要在睡前吃,睡前饮食后要刷牙。此外,日常饮食不要偏食。3.定期检查:应该每半年定期复查一次。

(七)小结

医:今天小朋友懂得了这么多关于牙齿的秘密和保护牙齿的方法,相信每俲嘲友从现在开始都会做一个保护牙齿的小能手。叔叔祝你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与牙科医生告别)

七、活动成效

孩子们参观了口腔诊所,了解了乳牙。恒牙的生长过程和引起牙病的简单原因。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他们知道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了解了刷牙的正确方法,消除了补牙、拔牙的紧张情绪。家长反映说:“宝宝回家教育我们怎样保护牙齿,还主动提出坚持刷牙,你们幼儿园的教育太棒了。”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亲近自然,产生关爱自然的情感

练习目测数群,尝试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进行8以内的数数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目测一部分,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

难点:能较快地目测5以内的数群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能目测简单数群

物质准备:学具:标有5、6、7、8点子卡片的布条若干,点子排列如图1;标有5、6、7、8朵花的纸袋若干,如图2。场地:带幼儿到园内落叶较多的`大树下

活动过程

一、练习按点子数捡落叶

1.老师:“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落了一地,好美啊。我们来玩一个捡落叶的游戏吧。 (出示带点子卡片的布条)请小朋废看清卡片上有几个点子,就捡几片叶子,再用布条把叶子捆成一捆。”

2.幼儿自选点卡,目测卡片上的数群,听音乐捡落叶。

二、检查点卡和树叶的匹配情况

讨论:你们怎么知道卡片上有几个点子的你发现怎么数速度最快 (重点学习“接数”的方法,即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

三、再次练习按接着数的方法捡落叶

鼓励幼儿多次取不同卡片,捡、捆扎树叶,比一比谁捡得又对又快。

四、给落叶装袋。

1.出示4只贴花纸袋,请幼儿给纸袋编号(如图2)。

2.请幼儿将刚才捆扎的树叶,放入与其对应数字的纸袋中。

延伸活动

请孩子们把落叶带回教室,放在区角继续练习数数,也可进行手工粘贴等活动。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幼儿园现有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及其潜在教育功能,让幼儿在环境中接受数教育,同时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从而产生亲近自然、关爱自然的情感是本活动的宗旨。本次活动把课堂搬进了大自然,把随处可见的落叶这一自然物作为幼儿练习数数的工具,既节省了教师制作教具的时间,又巧妙地发挥了环境中事物的潜在教育功能。通过捡落叶和数落叶的游戏情节,为幼儿创设了一次亲近自然的绝好机会,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既获取知识,又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效果分析

本次数学活动,教师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环境中的落叶进行了数数练习,自然地渗透了环境教育。整个活动以“捡落叶”的游戏形式贯穿始终,趣味性极强。最后的“装袋”游戏既检查了幼儿的数物匹配能力,也让幼儿再次练习了目测数群后接着数的方法。孩子门边听音乐边捡落叶,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心情特别轻松愉快,从而油然而生一种与自然亲密无问的情感。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讲故事,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通过自由游戏操作,知道小手的用处很大。

3.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动画故事《不爱用手的小河马》

2.哭泣的小河马图片。

3.自己动手做的场景:喂娃娃、叠手帕、绕毛线、夹夹子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讲故事,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呢?(教师出示图片)

这是谁呀?(小河马)

呀!小河马哭了,为什么呢?(幼儿自由发挥想象)

好的,你们觉得小河马是因为这些事情才哭的,小河马到底为什么哭的呢?我们一起来认真地观看小河马的`故事吧!

2.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故事看完了,小河马为什么哭呀?(不会吃饭)

嗯!小河马不会自己吃饭,谁来帮助小河马了?(小青蛙)

小青蛙是怎么帮助小河马的?(喂它吃饭)

小青蛙来帮助小河马了,可是为什么小河马还是哭个不停呢?(因为它喂的太慢了)

最后用了什么办法,小河马才不哭了?(自己动手吃饭)

3.教师小结

自己的自己要自己做!

二、通过自由游戏操作,知道小手的用处很大。

1.展示场景,幼儿自由游戏操作。

师: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游戏需要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来做一做,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呢?(介绍游戏场景)

2.提问,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手除了能帮助我们做刚才的游戏,小手还能够做什么事情?请你先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幼儿自由回答)

呀!我们的小手原来还能帮助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呢!能穿衣、穿鞋、拍皮球……

三、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

我们的小手能做这么多的事情,真是太了不起了。你们感觉开心快乐吗?我们一起来唱首幸福拍手歌吧!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过冬方法,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2、学习与同伴一起交流,感受相互交流带来的乐趣。

3、培养探索树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长风公园,观察过秋天时物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公园里的植物。

提问:请小朋友们找一找,现在公园里的树和我们原来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二、谈谈自己的发现。

1、你们刚刚看到了哪些植物?他们有什么变化?

2、有没有没有变化的植物?他们是什么?

3、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到了很多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不长叶子了呢?

小结:原来公园里的竹子、松树都是不怕冷的,到了冬天仍然披着绿绿的外衣,另外一些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了,这让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养分来过冬。我们把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树叫做常绿树,而那些会掉树叶的、现在已经光秃秃的树叫做落叶树。

三、小结

1、原来公园里的松树等等都是不怕冷的,到了冬天仍然披着绿绿的外衣,另外一些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了,这让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养分来过冬。我们把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树叫做常绿树,而那些会掉树叶的、现在已经光秃秃的树叫做落叶树。

2、请你们来数一数这里有几棵落叶树和几棵常绿树。

小百科:树木是一种高大的木本组织植物, 由“枝”和“杆”还有“叶”呈现,可存活几十年。

《中班教案7篇【优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