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数学比长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比长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数学比长短教案1设计意图:
比较、排序在小班的教学和游戏活动中,我们会经常运用到。结合我的子课题《探究式活动中问题的提出》,我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吸管投放到活动中,运用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吸管的外形特征,重点探索、发现比长短的方法,就是将吸管一端对齐就能比出另一端的长短。教师的提问直接指向活动目标,以针对性、开放性的原则贯穿整个活动,突出重点,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活动目标
1、知道长和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
2、能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进行排序,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吸管一根;一份从长到短排好队的吸管。
2、幼儿:长短、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若干;不一样长短的吸管每人3根,排序卡1张。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认识吸管。
(1)出示吸管,师:看,这是什么?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吸管,请你们仔细看看你的吸管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3)师:你的吸管是什么样子的?幼:长长的,黄色的……
(4)师小结:吸管是长长圆圆的,中间还有一个洞。
(分析:活动材料来源于幼儿生活,孩子们对吸管的外形特征已有初步的了解。活动刚开始直接出示吸管,引起幼儿的观察兴趣。通过看看、说说,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吸管的认知。)
2、感知吸管的不同点,探究比较物体长和短的方法。
(1)师:我这还有许多吸管,请你们再选一根比一比,看一看,会发现了什么?
幼:颜色、粗细、长短不一样。
(分析:幼儿自选第二根吸管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操作使幼儿感知吸管的多样性,丰富对吸管的了解。)
(2)师:(长短)你们是怎么比的?
幼: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除了用眼睛看,谁还有更好地方法?
(3)师:看老师是怎么比的,把吸管竖在桌子上,吸管的一端要对齐,然后比较另一端,就比出哪根吸管长,哪根吸管短了。现在请你也来试一试、比一比吧。
(4)师小结:原来吸管是五颜六色的,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比长短时,我们要将两根吸管的一端对齐,然后比较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了。
(分析:教师以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探究比长短的方法,帮助幼儿知道可以用目测和比较的方法比出吸管的长短,拓展幼儿的经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按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吸管,强化比的方法。
(1)师:刚才我们学会了比较长短的方法,现在我要考考你们了,我这有3根吸管请你们按长短为它们排排队。
(2)师:谁愿意先来比比它们的长短?请一名幼儿操作。比出最短的吸管后,教师马上从短到长排队。(提醒从红旗开始排队)
(分析:在集体前操作,强化幼儿比的'方法。有助幼儿直观地观察、了解排序的方法,为幼儿下一步的操作奠定基础。)
(3)师:现在是从短到长来排队,还可以怎么排呢?若幼儿想不出,教师直接出示从长到短的排队方法。
(分析:以启发性的问题,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感知另一种从长到短的排序方法,丰富幼儿的排序经验。)
(4)师:下面就请你们也来比比3根吸管的长短,然后从红旗开始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来排队吧!
(5)幼儿自由操作比长短,教师指导。提醒幼儿先比3根吸管的长短,然后从红旗开始依次排队。
4、展示幼儿作品。
(1)教师将从短到长和从长到短不同的排列方法分两边摆放。
(分析:将两种不同的排序方法分类摆放,使幼儿能更直观的感知不同的排序方法,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2)师:看看,你们有没有都排对呀?(若有错误,就请幼儿纠正。)
(3)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能比出3根吸管的长短,并将吸管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来排队。
反思:
本次活动教材新颖,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参与性强。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吸管,发现、讲述吸管的外形特征,如长长圆圆的,中间有一个洞等。重点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比长短的方法。教师的提问直接指向活动目标,使幼儿发现将吸管一端对齐的方法就能比出长短,并再次操作感知比长短的方法,从而突破活动的重点。然后用比长短的方法比较3根吸管,并将吸管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序,通过在排序卡上排序,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磨研发现活动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教学内容超出小班上学期幼儿的能力水平,建议放在下学期开展。
2、第一环节应提供幼儿每人一根吸管,让孩子自己观察、发现吸管的外形特征,这样更自然、更开放。
3、排序卡画上小红旗,让幼儿竖着从短到长或从长到短地排队,更适宜幼儿操作。
4、在纠错时可请幼儿在黑板上操作、改正,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其他幼儿等待过长,也能更好地关注到孩子的个体差异,使孩子们发现错在哪里。
小班数学比长短教案2活动目标
1、 在尝试中能用目测和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长短,体验自己发现结果的成功感。
2、 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篮子(人手一只)、吸管、彩带、(每人两件,一件长的,一件短的)
2、 录音机、音乐《小鸟飞》《娃哈哈》《小兔跳》
3、 小兔、小猴头饰(都带上尾巴,其中小兔是短的尾巴,小猴是长的尾巴)
4、 投影仪、课件《比长短》
活动过程
(一)入场(启蒙室),放音乐《小鸟飞》 幼儿听着音乐走到位置上坐好。
(二)第一次尝试活动
1、出示物品,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但是请你们玩之前呢,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你们在玩的`时候仔细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你觉得它们是怎样的?
2、 每人一个篮子,里面装着准备好的物品,幼儿自由尝试发现问题。
3、 2分钟后请幼儿讨论发现的问题。
(三)第二次尝试活动
1、 提出要求,引 ……此处隐藏10739个字……p>4、检验。
师将一个袋子里的吸管拿出用一端对齐法检查是否一样长。另一个袋子里的请有意愿的幼儿进行检查。
(二)尝试用一端对齐法对三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幼儿从篮子里取出三根彩带。
1、选一条自己喜欢的彩带。
2、尝试比一比、说一说自己拿的是长的、短的还是最短的。
3、长的请到红舞池、短的.请到绿舞池、最短的请到黄舞池。
三、游戏:彩带飘起来。
播放《红绸舞》,和幼儿共同跳起来,把彩带舞起来。
课堂实录:
一、小魔术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
师:(出示彩色纸)这是一张黄色(幼儿说)的纸。
我要把它变成四根一样的纸条。(取两根)
师:看好了,我要变了……
师:现在它们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哪儿不一样?
幼:这个小了。(手指着短的一根)
幼:变短了。
师:真棒!是啊,有一根变短了。这一根呢?
幼:没有变。
幼:变长了。
师:其实啊,这一根没有变,跟它比起来长一些。我们就叫它长纸条,短的这个呢,就叫短纸条。跟老师一起说——
师幼:长纸条、短纸条,长纸条、短纸条。
师:想知道这个魔术怎么变的吗?
幼:想。
师:看仔细了!这个手指悄悄地把上面的纸往下一压,再赶紧捏住就行了。你们也来变变吧!
师:轻轻地从篮子里拿出两根纸条。带着一起变,再指导个别孩子。
师:你们都成了小小魔术师喽!把纸条举起来说说哪根长哪根短。
幼儿看着自己的纸条口中念念有词——这个长,这个短。
师:把纸条放回篮子,来活动活动我们的手指。
教师边带幼儿活动手指边说:我们的手指也有长短,捏捏最长的……
二、操作活动
(一)两根吸管比。
师:请你们从自己的小篮子里拿出两根吸管,看谁最快!
师:看看它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里不同呢?
幼:有个长、有个短。
师:你们是怎么发现它们一个长一个短的呀?
幼儿茫然。
师:是用……(暗示幼儿说用眼睛看的)
一幼儿:我是用眼睛看的。
师:是啊,我们的小眼睛真能干。
师: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怎样做呢?
幼:我这样比的。(他把两根吸管靠在一起)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
师介绍一端对齐法。
师:你们也试试。
幼儿操作。师提示幼儿说说长吸管、短吸管。
师:现在请你们帮忙把送吸管回家。将长吸管送进1号袋,短吸管送进2号袋。
师:送得很快啊,表扬一下。
师: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师拿1号袋检查。
师:谁来检查2号袋?
另一个袋子里的请有意愿的幼儿进行检查。
(二)三根彩带比
师:篮子里还有什么呀?
幼:是彩带。
师:选出一条你喜欢的。
师:用刚才的方法来比一比看看拿的是长的、短的还是最短的。
幼儿操作。
师:每个人手上只有一条,把其它两个放进篮子。
师:把长的举起来。
幼儿都举对了。
师:很棒。长的放下,举最短的。
几个幼儿看到别人举起黄的,也跟着举了起来。
师:想想哦。最短的放下,举——短的。
师:接下来请长的站到红圈里。短的站到绿圈里。最短的站到黄圈里。
三、彩带舞
音乐:红绸舞。
师:我们一起来跳个彩带舞吧!
师带幼儿随乐翩翩起舞。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始、游戏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开心的。
小班数学比长短教案15一、设计思路:
比较、排序在小班的教学和游戏活动中,我们会经常运用到。结合我的子课题《探究式活动中问题的提出》,我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吸管投放到活动中,运用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吸管的外形特征,重点探索、发现比长短的方法,就是将吸管一端对齐就能比出另一端的长短。教师的提问直接指向活动目标,以针对性、开放性的原则贯穿整个活动,突出重点,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在尝试中能用目测和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长短,体验自己发现结果的成功感。
2、提高幼儿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颜色不一的彩带、吸管(每人三件,一件长的,一件短的,一件最短的);幼儿操作材料纸
四、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提问:盘子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1、第一次尝试活动 (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提问:
1)每人拿两样(绸带、吸管),比较它们的长短。
2)幼儿自由尝试发现问题。
3)请幼儿讨论发现的问题。
小结:当两件东西放在一起比较时,我们会发现它们的'长短不同。但在比较中,我们要将一端对齐后重叠比较或者并放比较。
2、第二次尝试活动(三样同类物品进行比较)
1)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比较物品的长短
寻找两个相同物品的小朋友,比较物品的长短。
2) 幼儿把发现结果说出来。
小结:三根进行比较时,一根是最长,一个是稍微长一点,一个最短。
我们在说那一个长,哪一根短时,要看看它在和谁比较,因为不一样的物体比较结果是不一样的。
二)进行排列。
1、它们一样长吗?
追问:哪一根长,哪一根短,哪一根最短?
2、根据长短有规律的排列。
小结:在排列中,我们可以按长到短,也可以短到长进行排列。
三)操作活动(涂色练习):
1、请幼儿按要求将操作纸上的短的尺和长的绸带涂上黄色。
2、将最长的蜡笔和最短的管子涂上蓝色。
3、同伴之间说说理由。(最长和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