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拥抱美好未来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拥抱美好未来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拥抱美好未来教案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意义及要求;培养学生接受社会新事物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讨论、交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3、过程与方法: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以问促思,加深理解,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体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重点难点】
重点: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及要求。
难点:体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珍惜学习机会,自觉接受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播放世界科技发展方面的专题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专题片背景音乐的尾声中老师开场白: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瞬息万变,这些对我们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自主阅读,合作探讨学生带着导学单中的问题看书,熟悉文本,勾画重要知识点,关键词语作好明显记号,对疑难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小组长作好记录。
三、小组展示,交流提高
多采用激励机制,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见解。老师适时评价、积极引领、及时总结。
四、质疑问难,师生互动
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不知道的问题和想知道的问题。根据实际问题或请学生回答,或教师回答。对回答不全面的问题,作好记载,课后查找资料后再与学生交流。
五、问题思考,深入探究
1、“让学生举例说明拥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2、探讨现在的在校学习属不属于终身学习?为什么?
3、小明认为现在不学习无所谓,到参加工作后,需要什么知识再学习。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六、习题训练,提升能力
让学生自主完成训练题,提升能力。
七、相互评价,规范指导
让学生相互批阅,并针对学生训练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规范指导。
八、全面总结,巩固效果
学生小结、反思,并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拓展设计】办一份宣传终身学习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10.4拥抱美好未来
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的重要性)
21世纪对我们
素质的新要求具有团队精神(培养团队精神的必要性)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意义及要求)
拥抱美好未来教案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终身学习的意义。
2.能力目标:接受社会新事物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教学重难点】: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P62)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 教育创新能力。
2. 集体的力量不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 组织和配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P21)
3.社会在发展,学习无止境,我们进入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八下P65、P66)
二、讲授新课:
1、迎接社会新挑战
【活动一】O你能列举出代表最新知识的名词吗?
答;互联网 纳米 克隆 电子邮件 电子商务 循环经济 创新型国家
O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原因是什么?
答:人类进入2l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
O从中体现的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答:知识更新加快,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
O这些新的变化向我们提出了哪些新均挑战?
答:A、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B、端正的思想道德品质;C、要具有创新精神;D、要具有团队精神等等。
(1)2l世纪是终身学习时代
人类进入2l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
(2)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活动二】O生活中需要创新。比一比,谁更富有创新精神:
*怎样提升一个杯子的价值?
答:A、将杯子交给名人制作。B、使杯子和一段历史联系起来。C、让杯子做一次太空旅行。
*怎样把冰卖给因纽特人?
答:A、将冰雕成艺术品;B、将冰制成绿色环保食品;C、将冰制成保健等方面的药品。
O创新精神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例如:
*总是力图用更多的方法解数学题;
*经常给废旧物品找到新的用途;
(3)需要创新精神
①什么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
②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1)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2)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3)敢于质疑,善于质疑;(4)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5)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6)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7)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③创新精神的意义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活动三】O王选认为,不能团结人的人,很难有大的成就。你赞同他的观点吗?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赞成。因为在当今社会科技发 ……此处隐藏2782个字……现象?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材料一说明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周期缩短。
材料二说明了: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
材料三说明了: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劳动者必须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1.21世纪社会变化发展的总趋势
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科学涌现,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因此,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
2.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活动一: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材料:
20xx年,美国个人和企业总共申请了五万二千个专利,占全世界所有专利申请的三分之一以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弗朗西斯·古利说:“美国仍然是专利强国,这一点十分清楚。来自美国的专利还在不断增加。经济学家中有一个广泛的共识:生产率的最大增长来自于发明创造。所以,美国在研发方面投资巨大。”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指出,东北亚国家申报专利的数量快速增加,正在扭转世界发明创新的大趋势。在20xx年中,在所有的国际专利申请中,26%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
中国的国际专利申报数量增加了38%,超过荷兰,成为世界第七大专利申报国。古利说:“说到中国,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申请专利的数目一直大幅增加,头一年增长了43%,第二年增长了58%,第三年增长了38%。这确实是非凡的表现。在这方面,我们还注意到,松下电器去年超过荷兰的菲利普,成为全球申报专利最多的企业。”
根据材料讨论:
(1)美国为什么在研发方面投资巨大?
(2)为什么日本、韩国和中国要加快发明创造的步伐?
(3)上面的材料说明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之间竞争取胜的关键和根本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当今世界,生产率的最大增长来自于发明创造,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作为一个现代劳动者,应该具备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3.21世纪要求我们具有创新精神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探讨:
(1)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1、2大组)
(2)我们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呢?(3、4大组)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我们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①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②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
③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④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⑤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
⑥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
……
活动二:听故事? 明道理
方法一:
团队精神:三个皮匠和三个和尚的故事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三个皮匠结伴而行,途中遇雨,便走进一间破庙。恰巧小庙也有三个和尚,他们看见这三个皮匠,气不打一处来,质问道:“凭什么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凭什么说‘三个和尚没水喝’?要修改辞典,把谬传千古的偏见颠倒过来!”
尽管皮匠们谦让有加,和尚们却非要“讨回公道”不可,官司一直打到上帝那里。
上帝一言不发,把它们分别锁进两间神奇的房子里——房子阔绰舒适,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内有一口装满食物的大锅,每人只发一只长柄的勺子。
三天后,上帝把三个和尚放出来。只见他们饿得要命,皮包骨头,有气无力。上帝奇怪地问:“大锅里有饭有菜,你们为啥不吃东西?”和尚们哭丧着脸说:“我们每个人手里拿的勺子,柄太长送不到嘴里,大家都吃不着呵!”上帝嗟叹着,又把三个皮匠放出来。只见他们精神焕发,红光满面,乐呵呵地说:“感谢上帝,让我们尝到了世上最珍美的东西!”和尚们不解地问:“你们是怎样吃到食物的?”皮匠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我们是互相喂着吃的!”
拥抱美好未来教案41、“您的知识更新了吗?”
活动过程:
1)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些小组知道的代表最新知识的名词最多。
2)结合活动后面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交流,从而把握当今时代的特征,了解时代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
目的是通过列举代表最新知识的名词,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从中把握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感受社会变化对青少年提出的`新挑战。
2、比一比:
活动过程:
1)在同学间进行竞赛,看谁能富有创造性地解决课本上提出的两个问题。
2)探讨创新精神还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时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体会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创新精神。
3、“王选谈团体精神”
活动过程:
1)呈现课本上的故事情境。
2)分小组讨论交流后面的问题。
3)在全班交流后。教师进行总结:社会发展需要发挥优势个人的聪明才智,同时更需要发挥团体的力量。因此,在平时我们就要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
目的使学生认识到团体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4、“说一说”
活动过程:
1)老师提出问题: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前面提到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以外,我们青少年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2)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及时进行总结。
目的是帮助学生思考飞速发展的社会,对青少年的素质了哪些更高的要求,使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5、“填一填”
活动过程:
1)请学生根据个人的知识填写表格。
2)分小组进行交流。
3)教师总结,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青少年只有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才能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
6、“许振超谈学习”
活动过程:
1)了解许振超的故事。
2)探讨、交流后面的三个问题
3)教师总结终身学习的意义,鼓励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许振超的事迹,理解终身学习的意义,拓展对“学习”内涵的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7、“回顾和总结”
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
2)请学生思考并进行交流。
3)教师总结:学校学习不仅使我们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强了学习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