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31 12:26:08
【热门】语文教案7篇

【热门】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在看图的基础上学习字词句,并正确流利的朗读字词句,在朗读中感悟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3、在看图编故事中进行语言训练,发展想象力。

教学重点

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

教学难点

在看图的`基础上学习字词句,并正确流利的朗读字词句,在朗读中感悟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交待任务

同学们喜欢看图吗?今天我们就来看图识字,并练习用所学的词语说话

二、学习新课

1、看书35页,共有12幅图,分成了六组,你先自己看看每幅图,再度读每幅图旁边的字词句,看看你能读懂吗?

2、指名读字词句,纠正字音。

3、同桌互相教读,有不会的教师巡视指导。

4、看小黑板上的字和词,试着读一读。

5、男女生比赛读,小组内竞赛读,全班竞赛读。

6、开火车读字词。

7、给生字扩词。练读书上的句子。要读流利。

三、语言表达训练

1、认真观察每幅图,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尽量表达完整,看谁说的又准确,用词又好。

2、小组合作,在组内交流。

3、汇报学习成果,全班交流。

4、教师指导,。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齐读生字(出示字卡)

2、指名读生字并组词

二、交待任务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写字并完成书后习题

三、学生观察剩下的几个字,自己练写

四、完成书后习题

1、读一读,写一写。

2、看图编故事,并把图中没有画上的内容补充上

3、听写本课生字词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感悟文学创作中的形象。

2、交流与沟通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3、通过与文本对话理解母爱,使学生能够心存感激的面对生活。

4、养成思考生活的习惯。

重点:

理解母爱,能够心存感激的面对生活。

难点:

感悟文学创作中的形象。

一、创设情境,诱发情感

导入:

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看过之后你要告诉我母爱是什么?(多媒体)(将学生的回答提炼成诗)

母爱是滋养生命甘甜的乳汁

母爱是连夜整理的沉甸甸的书包

母爱是那枚柔软温暖,爱意绵绵的枕头

过渡:母爱如淡淡的风,浓浓的酒,在高楼林立的水泥深林里有母爱,在小巷深处同样有母爱,就让我们走入小巷深处去感受一份普通又别致的母爱。

二、品读文本,增进情感

1、请看小导航1:(多媒体)

○A、请用为了我为开头诉说盲母为作者都做了什么?

○B、汇报中可以补充、辩驳。

○C、可以评价同伴的回答。

(把学生的回答落实到母亲的内涵上,如:勤劳,忍耐,容忍等)

过渡: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而悠远,在盲母所做的这些事情当中,哪一件使你最感动。(多媒体)

小导航2、

○A、哪里最感动,为什么?

○B、说一句以母爱是为开头的诗。(可选择,如是B而且好就写上黑板)

过渡:这鲜活的感动,是因为母爱,这芬芳的感动,也是因为母爱,盲母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感动,它是否使你联想到了你身边的人给予你的`感动,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好吗?(多媒体,母亲形象)

三、思维拓展,升华情感

1、谈身边人给自己带来的感动。

过渡:我们生活中一直不缺少感动,虽然我们曾经忽略了如此美丽的感动,但是,今天我们终于能够理解这份母亲恩赐的感动,我们该如何回报给爱我们的人一份感动,让爱我们的人觉得爱我们就是一种幸福。

2、谈感恩回报。(要点拨学生说出,行动的,想法的,语言的)

过渡:母爱是极其普通的,他就是那枚枕头,他就是那根竹竿,他就是

就让我们将这份感动传承下来,分享给身边每一个爱我们的人。就让我们把母爱美丽的感动分享给在座一直陪伴我们的所有人吧!(齐读黑板上的写成的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9个。积累词语9个、句子2句。背诵全文。

2、能正确、熟练地朗读全文,知道一群孩子们来到窗下,为一位在战场上失去双脚的红军爷爷种月季花和牵牛花的故事。学习他们爱长辈的好品质。

3、能熟练地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军、论”。

4、说说自己尊敬长辈的一件事。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9个。

同时从小养成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的好行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今天老师讲一个故事:《朱德的故事》

2、揭示课题:40、窗下

3、齐读课题

二:听录音、感知:

1、跟着读一读

2、轻声读一读。

三:学生字:

1、圈出文中的'生字。

2、查字典比赛:

什么部首

在字典第几页

3、学生字:

a.读准字音,小火车读。

b.小组交流:

“攀”书空、数一数笔画。

“簇”书空、用“一簇簇”练习说词语。

“株”可以说一株株什么?

四:读词语:

小小组读;开火车读;叫号读。

五:读句子:

抽生读;男、女生读;齐读。

六:读课文:

1、思考:我们到红军爷爷窗下拿了什么?划出有关句子。

2、读好第一节,读出语气:

3、红军爷爷为我们干什么?说一说。

4、今天我们来干吗?

5、读好第三节。分组读;男、女声比赛读。

七:背课文:……此处隐藏1893个字……再读课文1──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10.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读。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啦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当时的心情?

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啦。

(子期死啦,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无边的孤独寂寞,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啦出来;伯牙用绝弦的方式表达对子期的思念。)

11.当你理解啦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

12.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课文。

五、深悟知音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啦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啦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啦,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生再次感情朗读课文。

3.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啦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语文教案 篇6

《三个小伙伴》第一课时的教学,能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我认为本课的成功之处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设计新颖。

万老师先让学生猜谜,将猜出的三种小动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引出课题(三个小伙伴)然后问学生这三个小伙伴要去干什么?(上山种树)你们怎么知道的?引出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再问:三个小伙伴的任务完成了吗?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再次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只有小象扛着树苗,其他的动物有没有带工具?从中发现小象、小野猪、小袋鼠都没有带植树的工具。这时,教师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答案的欲望:他们没有植树的工具,那么是怎么种好树的呢?我认为这样设计效果比较好,先了解故事的开头和结尾,使学生急于了解植树的过程,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认为这样设计比按照课文的次序来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二、教学方法得当。

万老师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提了这些问题并出示:

1、没有锄头挖坑怎么办?

2、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

3、没有水桶提水怎么办?

学生根据课题自学课文,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我认为这个环节,教师从教到放引导,学生变接受为发现,立足于学生对课文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使阅读学习过程成为个性化的自主探究的过程。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习惯,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

语文教案 篇7

一、导入

1、师导: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播放课件“美丽的春天图景”。提问:小朋友,在这美丽的春天里,你会做些什么?

3、春天要做事情真多,你看,这群可爱的小学生们在干什么?他们干得怎么样?

4、引出课题:对了,植树的季节到了。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植树 季节》。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题:植树的季节。

2、自由读课文。

1)画出生字词待教。

(2)讲一讲读懂了什么?、3教师简笔画一棵小树,教师动情地描述:今天我们有来种下一靠小树,希望大家能用心地学习,为小树提供知识养料,让小树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

三、品读课文

1、教师提问导读:春天是植树 季节,文中哪个自然段写出了春天的美好?请大家找一找,再认真地读一读。

(1)指名反馈,读课文第2自然段。

(2)说说,从第2自然段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3)学生自由发言,引导体会:春天里,春雨滋润着大地,阳光温暖着大地,是一个最适合万物生长的美好季节。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2、教师小结、导读: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让我们赶快趁着这大好春光去植树吧!

(1)指名读课文第3自然段。

(2)文中对“我们”进行了哪些动作描写?请用笔画出来。

(3)指名反馈。

(4)教师小结:文中只用了四个动作词就写出了“我们”种树的过程能够,这四个动作词用得太准确了,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把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5)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中的第一、二两句话。

(6)教师导言:植树虽然辛苦,但“我们”的心中却充满快乐,当风吹动“我们”的红领巾,仿佛是树上开放了红红的花朵。

(7)学生再读课文第3自然段,读出种树的快乐。

(8)理解文中的`比喻句,将“红领巾”比作“一朵朵红花”,表达了“我们”

对小树苗的祝福与期待,有写出了“我们”愉快的心情。

3、教师设疑导读:“我们”为什么要种树呢?大家能否从第4自然段中寻找到答案?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

(2)交流

各自读的阅读理解。

①爷爷奶 奶在山上植树,大山披上了绿色的外衣。

②爸爸妈 妈在路旁植树,大陆撑起遮阴的大伞。

③我们在郊外植树,这里将是一片青葱翠绿。

(3)教师小结:文中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了植树可以绿化山林,可以为人们遮阴乘凉,可以美化环境,看来,植树的意义真大呀!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读出对树木的喜爱、对未来的憧憬,。

四、拓展延伸

1、交流课外查找的资料,说说植树造林还有哪些好处。

2、教师小结:植树有这么多的好处,难怪爷爷奶 奶、爸爸妈 妈,还有“我们“都积极地参加植树造林。在这里,教师要送给大家三句名言警句,请读一读,记一记。

(1)十年树木方成材。

(2)毁树容易种树难。

(3)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3、学生回到文中,练习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教师总结:树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因为有了它,我们才拥有美好生存环境。让我们行动起来,关爱每一棵成长的树木,让我们也趁着春天这大好时光,亲手栽下一棵小树,用心地将它培育成一棵参天大树。

六、布置作业

1、亲手栽种一棵小树。

2、设计提醒人们保护树木的广告语。

3、选用课时作用优化设计。

《【热门】语文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