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5-11-18 14:39:08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一、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南极企鹅的可爱。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查找图片资料,结合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企鹅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南极的热爱与向往。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去探索神奇的地球。

二、重点、难道关键。

1、了解企鹅,感受企鹅的可爱。

2、激发对南极的热爱与向往。

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老师出示南极的课件。

2、学生课件,感知南极冰天雪地的景象。

3、出示企鹅岛的图片。

4、学生看图感受岛上成千上万只企鹅的壮观景象。

5、激趣:大家想不想也去企鹅岛上看一看?

6、板书课题。

7、学生认读生字:“企”。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2、分段指名读课文,评议正音。

3、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其中主要是介绍了什么?

4、指名反馈,评议、交流。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企鹅岛的数量与个头大小。

1、出示导学提纲,引导同桌合作学习。

(1)认读课文1——3自然段。

(2)、找出介绍南极气候特点的句子,画上“——”。

(3)找出介绍企鹅数量的句子画上“~~~”。

(4)想一想这些句子中那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

2、逐项指名反馈、评议、交流。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新词,结束课堂。

1、老师导言:企鹅岛上居然生活着这么多的小巧可爱的企鹅,那里是否所有的企鹅都长得一样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查查资料,我们等到下节课再来学习。

2、学习本课的生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认读。

企鹅、大陆、尽管、厘米、有趣、颈部、帽子、嘴里、毛驴、捕食、所以、鱼鳞状。

(2)学生以各种形式地读生字。

(3)说说这些字在读音和书写上要注意些什么?

(4)老师小结,强调重点。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结束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

2、老师强调作业中的书写错误。

3、要求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企鹅岛上企鹅的数量。(成千上万)

4、老师导言:这成千上万只企鹅都一样吗?

5、出示图片,指名发言,评议。

6、老师小结;是的细心的孩子发现了这些企鹅的样子不一样,因为企鹅也有好几种。那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

二、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种类、体会可爱。

1、学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思考: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企鹅?各是什么样的?

3、指名反馈,评议,并朗读句子。

4、引导概括: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这三种企鹅的特点。

5、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6、谈话,引导体会企鹅的可爱:这三种企鹅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喜欢的原因,并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企鹅。

7、学生畅所欲言,交流体会,齐读文中2~6句。

8、老师导言:在这段课文中,除了介绍三种企鹅的特点,还介绍了什么?

9、出示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形象的感受企鹅的躯体特点以及行走与喂食时的可爱。

10、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了解换毛,感受有趣。

1、你知道小裙鹅是怎样长大的吗?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

3、引导学生了解企鹅换毛长大,感受企鹅成长的有趣。

4、齐读课文的5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的6自然段,总结拓展。

1、看到这些可爱的企鹅你有什么想法?

2、学生畅所欲言,引读课文最后一段。

3、总结拓展:南极是一个神秘而奇特的地方,在那冰天雪地的地方居然还生活着这么多可爱的企鹅,除了企鹅,大家对南极还了解些什么?赶快来介绍。

4、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时点评。激发学生对南极的向往。

5、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

金企鹅(最漂亮)

登上企鹅岛 帽带儿企鹅(彬彬有礼)

阿德雷企鹅(最凶猛)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但是需要你们帮我填完整,填好了就送给大家,好吗?出示:秋天的颜色。谷子说:“秋天是()的。”高粱说:“秋天是()的。”棉花说:“秋天是()的。”松树说:“秋天是()的。”土地说:“秋天是()的。”小朋友说:“秋天是()的。”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师:秋天的色彩真多呀!你们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出来吗?(学生用所学习的词语来表达,教师肯定他们的回答。)有位朋友告诉我:“秋天是五彩缤纷的。”想不想去看看?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雨》。(板书课题)在填诗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秋天的景物,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同时也为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好了铺垫。

二.

初读课文,指导识记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1、秋天的雨可神奇 ……此处隐藏24618个字……找一找笋芽儿在哪儿?笋芽儿长大了变成了什么?

B、你知道笋芽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C、四人小组合作,喜欢哪个时候的笋芽儿就画出那个笋芽儿的样子。

D、交流各自的画,说说自己画了什么时候的笋芽儿。

二、汇报交流体味课文

1、“我画了睡在泥土里的笋芽儿。”

(1)是谁帮助沉睡在土里的笋芽儿钻出地面的?

(2)春雨、雷公公是怎么呼唤笋芽儿的,你能学学吗?

(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春雨的呼唤又轻又柔、雷公公的呼唤响亮、粗重)

(3)我们也帮帮忙,你想怎样呼唤笋芽儿?

(4)笋芽儿醒了以后是怎么做的?

(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

(5)你能把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的动作边的边表演出来吗?

(表演时提醒学生注意对“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等表示动作的词的领会和感受。)

2、“我画了出土后的笋芽儿。”

(1)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的呼唤中,竹妈妈的不停的唠叨中,笋芽儿露出了脑袋,它看到了什么?

(2)笋芽儿看到这样的景色会是怎样的心情?看到这美景你想说什么吗?

(3)同学们,你愿意把着美景美美地读出来吗?出来吗?(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4)你还能用自己的话夸夸春天的美景吗?

3、“我画了许多健壮的竹子。”

(1)笋芽儿终于长大,你能代表它来感谢那些帮助了它的朋友吗?

(2)长成一株健壮竹子的笋芽儿,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自豪)

(3)你什么时候自豪过?现在就请你自豪地喊出笋芽儿的话吧。

三、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多么可爱、勇敢的笋芽儿,让我们也象笋芽儿一样快乐成长吧!此时你是否也想化做春天的美景,对笋芽儿说些什么?你想扮演谁说什么?

1、选择自己最想说的话对同学们说。

我对笋芽儿说——

蚯蚓对笋芽儿说——

春风对笋芽儿说——

2、配乐读全文。

四、巩固练习

1、我会把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唠(lāonāo)叨滋(zīzhī)味

抚(fǔwǔ)摸山冈(gānggǎng)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春雨姑娘呼唤着的笋芽儿。

雷公公用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春雨姑娘着她,着她。

太阳公公着她,着她。

2、写一写你最想对笋芽儿说的话。

3、抄一抄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笋芽儿

春雨雷公公小草

笋芽儿撒娇扭动钻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字,会写三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热爱家乡。

重点难点:

大概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

1、同学们,你们会背哪些诗了呢?我们来回顾一下

2、课件依次展示《村居》、《静夜思》、《杂诗》诗歌的图片。 师:同学们上面的每幅图体现了哪首诗呢? 第一幅图体现的让全班来回答,后两幅请两生答。

3、师:,几句简单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这就是诗歌的神奇之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的诗歌(板书)请生齐读课题。

4、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啊?(生答)那你们知道关于贺知章的资料吗?请生答。师补充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去查查它的字音。

师:好了是吗?那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来试试?(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1个) 我们一起来准确地读一读。(生字偶、鬓、衰、客、何)

师:嗯,同学们真棒,把生字词的音都读准了。接下来呢老师要请几个勇敢的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谁来?请生来读。(听生的生字词读对了吗)兼师点评读错的.。

师:刚才那几位同学都读好了,我们其他同学也不会输给他们吧!现在让我们全班齐读一遍吧!(赞生读得响亮)

二、教生字词。

师:同学们,我们把课文读完了,请看上大屏幕。(出示要写的字)我们这节课要学会写这三个字。这三个字你们觉得哪个字难写呢?(生答偶)

师:同学们,偶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呢(生答)师在黑板上写

一遍叫生观察,在说笔顺,再让生数书空写。最后请一个同学上黑板写(赞扬)最后让学生用本子写。

三、师教生朗读技巧并背诵。

师:同学们真聪明,另外两个字都会写了!接下来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

师:同学们都读 得很认真,并且读得很大声,但是有一点不足的是同学们读得不够有感情。(师范读,生读)赞扬生,再请男生读,女生读,第几组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都快赶超老师了。接下来老师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读一读诗歌把它背下来。(生读背)

师:(拍手表暂停)有哪位同学背出来了呢?请几位同学来背,师点评并赞扬,最后,说:“现在我要请大胆的同学都站起来背一背。(学生都纷纷站起来背)夸赞生的勇敢。

四、让学生说一说对诗歌的理解。

师:“同学们,我们都把这首诗背出来了,那大家在想一想这首诗说了什么呢?(让生思考)

师:“同学们都想好了吗?那谁来说一说呢?请生来说一说对这首诗的理解。(赞扬生真棒)

师:同学们都知道了,诗歌里说有一个人很小就离开了家乡,到了很老才回来,那老师给你们提一个问题:这个人是谁呢?你们怎么知道的呢?(生思考)

师:谁来?这个人是谁?

生:“(某个)是贺知章本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说出了诗人从小离开家乡。

师:“真棒!”大家表扬他。

师:“那老师还有个疑问,那客又是谁啊?

生:是贺知章本人。生答

师;同学们可真棒啊,都回答出了老师的问题。这首诗就是写贺知章爷爷自己,他三十多岁外出做官,八十多岁才回来,回到家乡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全班诵读一遍这首诗,去感受贺知章爷爷的思想感情吧!”

生读。

五、课后作业。

要求会写的字一个写一行。

六、板书。

回乡偶书

偶 客?贺知章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