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乘法口诀教案

时间:2025-11-18 19:05:09
7的乘法口诀教案

7的乘法口诀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的乘法口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7的乘法口诀教案1

教学重点: 用7的乘法公式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谁背7个乘法公式?老师评价后,出示公式卡,学生说得数,说两个乘法公式。老师总结了7个乘法公式的掌握情况,并指出这个班用了7个 乘法公式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探索、交流

1、老师:谁知道白雪公主的故事?(简要介绍指名)

2、老师:白雪公主主要举办宴会招待7名矮人。现在我们去宴会现场帮助白雪公主解决一些问题。

3、学生观察8页情景图:他们在做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还有什么问题?

4、学生报告,教师随机黑板信息和问题(引导学生将矮人的问题与使用的数学信息结合成数学问题:每人3个水果,7个人总共有多少个水果?)

5、学生自己解决小矮人问题后,小组交流,小黑板表演。

6、全班交流:小组讲师讲解(重点讲解如何列出和计算,注意学生的个性化解答方法。)

7、专项训练:自问问题回答后,小组交流,板演。

8、 教师组织小组讲师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根据什么提出的问题,如何列出,如何计算,注意学生的个性化解答方法。)

三、课堂总结

学生们谈论收获,并提出其他问题。完成后,老师总结道:我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请阅读教科书第8页的第一个问题。蓝灵鼠想让我们帮助它解决什么问题?

四、综合训练

1、练习一个问题,学生报告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独立回答,小组可以派人在板上表演,解释。

2、练一练2、三个问题。学生独立填写书中的答案,教师组织检查。

3、练习三个问题。学生自己把顺序写在书上,然后小组检查。

4、问题讨论:学生报告发现的信息和蓝灵鼠的问题,然后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讨论。

5、二年级第二册《7乘法公式与公式求商》教案一等奖

教学重点: 并将使用总结和总结7的公式。

教学难点: 总结和总结7的乘法公式。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展示目标

老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瓢虫吗?什么时候,在哪里见过瓢虫?是什么样子的?交流结束后,老师介绍了七星瓢虫。让我们来看看七星瓢虫身上的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6页情景图,老师:观察这张图,画什么?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后,老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2-6的'乘法公式。今天,我们用七星瓢虫身上的七星来学习7个乘法公式。(出示题目)

二、自主、合作探索、交流

1. 学生们试图总结7的乘法公式。

2. 小组交流后,小黑板板演出。(老师巡视,随机提问。)

3. 全班交流,小组讲师讲解总结公式的方法和过程。

4. 学生在书中写7个乘法公式。

5. 观察7的乘法公式,让学生说7的乘法公式有什么特点?然后讨论:如果你总结了一个公式怎么办?如果你想知道四七是多少,你能做什么?让学生们充分表达他们的想法。

三、专项练习

1. 记住7的乘法公式。

2. 练习一题对口令。

四、课堂总结

老师:回顾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和问题? 五、综合练习

1. 练习第二题:孔雀开屏 让学生先把数字写在书上,然后交流他们是如何计算的。重点是让学生用公式计算乘法公式。

2. 练习第三个问题:找一个朋友。老师准备在课前找到一个朋友,在活动中写一张公式和一张卡片,发给学生,看看谁能很快找到一个朋友,我们说哪个乘法公式计算。然后让所有的学生在书中连接起来。

3. 练习第四题:直接在课本上写数字,交流时用哪个公式计算。

9、教学设计一等奖“用7个乘法公式求商”

7的乘法口诀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在推导的过程中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相应的乘法算式,熟记7的乘法口诀。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学生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形成。

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探索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寻找规律 、记忆7的口诀

教学具准备:课件 、 一副七巧板、7的口诀卡片;学生每人准备七巧板一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简介七巧板: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十九世纪初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速传播,被称为"东方魔板"。七巧板是风靡世界的拼图,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开动脑筋,这七个神奇的图形就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七巧板,四人小组合作,摆出你们最喜欢的图形。

2、请每组挑选自己最满意最美的图案上台展示,并说说你拼得像什么?

3、师:今天老师也摆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吗?(课件出示用七条板拼成的7种图案和统计表的放大图。)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师:有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老师很想知道拼摆这些图案一共用了多少块七巧板,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畅所欲言。)

2、师:真能干!你能根据刚才说的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吗?

图案个数 1 2 3 4 5 6 7

块数 7

3、四人合作、每一小组一张。

指名学生上台把表格填完整。

4、请仔细观察统计表中的数据,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师:大家真会观察!请想一想,前面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可 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那咱们就用乘法来写一写这是"几个几"吧。

6、师:看看这些乘法算式,你们能编出它们各自的口诀吗?试试看,会编

几句就编几句,编好后填在书P62(同桌合作)

7、教师检查学生学 ……此处隐藏12902个字……乘法口诀,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和效率,然后通过游戏,对7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练习,练习要有梯度,难度要适宜,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七巧板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 七巧板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口算下面各题。

4×5= 5×6= 3×4=

1×3=4×6= 6×2=

5×5+5= 6×3+8=2×4+3=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课前进行表内乘法(一)及乘加两步混合计算的训练,既为新知的学习作了铺垫,又有利于运用知识迁移,更好地学习新知。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猜谜语。

“七块小木板,有边又有角。一会大公鸡,一会凶恐龙。快快动动脑,猜猜它是谁?”你能猜出是什么吗?(生回答:七巧板)

2.提出问题:1副七巧板有7块,那2副七巧板有多少块呢?3副,4副,5副,6副,7副呢?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一起探讨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印象,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1.尝试拼图。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一幅七巧板拼图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你拼成的图案像什么?(独立操作,拼成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与同学交流)

2.展示作品。

师:请每个小组挑选出最满意的图案,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每个拼好的图案像什么,每个图案是不是都由7块拼板拼成)

解决方案, 学习目标, 小学数学, 七巧板, 趣味性

7的乘法口诀教案14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 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教师出示一组口算题,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按顺序写出得数。

205= 366= 7 3= 5 7=

7 4= 244= 183= 7 7=

3 3= 6 7= 306= 122=

集体校对后,引导学生观察上面12道算式,请将它们分成两类,学生通过观察,一般会按乘法、除法的'特点将其分成这样两类。

2. 引导学生回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205、244的口算过程。

小结: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3. 引入新课。

教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用7的乘法口诀怎样求商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教师设置情境,出示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花朵图:一共有几朵花?扎了几个花环呢?如果每7朵扎一个花环,可以扎几个花环?

(3)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87= 284=

(4)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会用7的乘法口诀求这两道题的商吗?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同桌交流、讨论。

指名让学生说用口诀计算287=4、214=7的过程。

(因为4和7相乘等于28,

所以287=4、217=4。)

教师板书:287=4 想: (四)七二十八

284=7 想: 四(七)二十八

(5)总结出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师:比一比287、284与205、366,

思考: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

小结: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用哪句口诀,然后写出商。

三、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要总结的?还有什么问题吗?

7的乘法口诀教案15

教学内容:

课本P48~50页,例1,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口算练习

4×5 5 × 8 7 × 9 9 × 4

7 × 3 6 × 8 9 × 5 8 × 8

7 × 8 3 × 6 9 × 9 6 × 7

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一十八 ( )七二十八

计算下面各题。

24÷6 15÷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设计意图】:复习乘法的相关口诀,为学习除法的求商做好铺垫。

合作探究

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

(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

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49页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怎样求得商?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完成第50页第1、2题。

【设计意图】:用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7的乘法口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