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概念,并学会怎样观察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的方法。
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三、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观察的材料:饼干、矿泉水
3、制作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请***同学先到门外去。(转身问)你们有谁知道***同学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鞋子吗?(指名回答)。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观察了一下)你们怎么没有注意呢?(没有仔细观察)
师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只有通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观察?(板:怎样进行观察)
(二)研究讨论
1、什么是观察呢?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
2、平时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呢?(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
3、现在,发挥你的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你们的教室,你观察到了哪些同类事物?(有生命的、无生命;木质、陶瓷、发光、电器等)
4、导语: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发现了教室里有这么多同类的事物。因此只有通过观察才会有所发现,而且观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呢?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一下这块饼干。
让学生通过看,发现这块饼干是方的,上面有一些小孔等,接着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觉得饼干很香;然后让学生尝一尝饼干的味道,很脆又有点甜,吃起来香喷喷的。
师小结:刚才这位同学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了饼干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们平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当然,在观察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那么,在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5、四人小组讨论后,反馈,并进行小结:(课件出示)
(1)观察要有序;
师点拨:观察的顺序有哪些?
(2)观察要有目的;
(3)观察要进行比较;
(4)观察要启发想象。
(三)实践操作
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瓶矿泉水,要求通过观察把观察的过程记录下来,填写观察记录。
附:( 观察记录表)
观 察 记 录 表
观察对象
观察人
观察时间
观察过程和结果
收获和体会
2、学生交流观察记录。
(四)课堂总结与延伸
1、师生总结。师: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观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课外延伸: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每位同学都能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做个社会的有心人。
(五)作业
课后观察蚂蚁,并写一份观察记录。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一、活动主题:
玩纸
二、活动对象人数:
三年级学生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折纸的民族风格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热爱这一传统工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欣赏、制作简单的折纸物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中探讨折纸的民族风格,并在折的过程中悟出一些折纸的规律。
四、活动准备:
教师:布置折纸作品展览。
学生:查找收集折纸资料。
五、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参观折纸作品,提出问题。(一课时)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利用查找的资料,解决问题。(一课时)
3、动手折纸,在折的过程中发现《折纸》规律。(四课时)
4、展示成果(一课时)
5、活动评价(一课时)
六、活动方式与方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思路
创设问题情境
1、布置折纸作品展览。
2、大家觉得这些折纸作品怎么样?看完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1、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
2、学生谈一谈参观后的感想。
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观折纸作品,学生可以边欣赏边思考,提出质疑,为研究性学习作准备。
自主研究
建议:
1、记录同学提出的问题。
2、请同学们帮忙解决这些问题?
3、自己动手折纸,在折的过程中互相研究共同寻找规律。
4、设计折纸作品。
1、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对称图形的折纸图案,共同寻找对称图形折纸规律。
1、用自己查找的资料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悟出《折纸》的规律。
交流汇报
大家认真地研究了折纸的特点、用途等等。对折纸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
建议:
1、以小组为单位选1—2个问题向全体同学汇报。
2、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并简单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1、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2、展示折纸作品并向大家介绍作品的含义,及在创作中的发现。
1、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和谐的分围中学会相互欣赏。
简要小结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对《折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资料。继续研究探讨。
1、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2、分小组进行互评。
3、继续查找资料研究折纸规律。
促进学生相互欣赏,学会反思。 ……此处隐藏15564个字……p>
活动七:呼唤绿色食品。
活动目的:通过开展“呼唤绿色食品”的讨论会,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呼吁大家购买绿色食品,学会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活动过程:开展“呼唤绿色食品”的讨论会,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具体讨论“呼唤绿色食品”的方法,选择最好的方式进行呼吁。学生可以采用写倡议书、建议书,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方式呼吁大家购买绿色食品。
活动八:活动小结。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小结,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活动过程:在个人自我总结、小组内总结的基础上,再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活动。总结形式是些心得体会,或写实践活动中的反思与建议,也可以是在班级讨论中的发言或资料、活动成长袋展示。
七、绿色食品的相关资料绿色食品概念: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标志: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
绿色食品标志是指“绿色食品”,“GreenFood”,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及这三者相互组合等四种形式,注册在以食品为主的共九大类食品上,并扩展到肥料等绿色食品相关类产品上。
绿色食品标志作为一种产品质量证明商标,其商标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标志使用是食品通过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企业依法使用。绿色食品分类:A级绿色食品
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级绿色食品(等同有机食品)
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1、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
2、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3、对产品依法实行统一的标志与管理。在选择绿色食品时注意:
凡绿色食品产品的包装上都同时印有绿色食品商标标志、文字和批准号,其中标志和绿色食品四个字为绿色衬托的白色图案。除包装标签上的印制内容外,贴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统一防伪标签,该标签上的编号应与产品包装标签上的编号一致。在包装上还应有激光防伪含标贴,所谓“四位一体”。如果此时,您还不能确定真伪,可打电话向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标志处联系咨询,电话:010-64228888转7218。
天然食品并非都是绿色食品
现在的市场上,五花八门的食品越来越多,更有许多厂商在产品宣传上做文字游戏,什么“天然”、“纯天然”,仿佛是在说,瞧我的产品无污染。其实这是个误区。在一项科学家进行的检测中发现,一些天然食物中含有多种有害化学物质,如亚硝酸(强致癌物)、生物碱、某些酶类以及农药等。这是因为环境污染;这是因为环境污染无所不在,天然植物生长其中,同样会受污染;同时,为了生存,这些植物往往会产生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以抵抗更多更凶的病虫害。所以,“天然”、“纯天然”并不能等同于无污染、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教师活动反思
这次开展的综合实践课,时间紧,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此次活动,这次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活动思想。本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式(如:调查“学生对绿色食品的了解情况”、收集“绿色食品资料”、绿色食品的划分标准、绿色食品是怎样种植出来的,分辨“绿色食品的真伪”),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交往和思考、报告与总结等各种能力。
2、强调自主性。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建立课题,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遵循了“亲自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较好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性。在活动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调查能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3、体现综合性。本案例既合理地整合了“社区资源”,充分利用了“课程资源”;又有效地融合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实现了“大综合”。
学生虽然通过自主查找、自主探索学到了一些知识,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一、完成资料还不够积极
二、大部分都怕吃苦,没有深入调查、研究三、部分同学有事不关己的想法
四、资料完成得不够充分
我将在下一次的活动中,采取多种方法,争取让大家共同进步。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5活动目的:
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活动过程:
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
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3、交流: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① 烧水时;
② 使用高压锅时;
③ 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
④ 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⑤ 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
⑥ 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
⑦ 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
⑧ 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
⑨ 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
⑩ 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
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
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独自在家时怎么做;发现屋内有效透时: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课间活动怎么做;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5、模拟练习:
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比如,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
分组练习。
6.总结:
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