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1人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志气。
这里的志气并不是家人多次提醒的“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找高新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作者多次强调这是让人陷入“老鼠赛跑”死循环的落后思想。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富人与穷人关于金钱与财富的不同看法与认识,对富人与穷人如何教育孩子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传达了一种不同于我们平常对学习、工作、金钱的认识。
我们在学校里学些什么?这是我们现在正在思考且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命题,从小被灌输要好好学习,将来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观念,可是当我们意识到书本上的知识很大一部分是我们现实生活所不需要的,学校里的好成绩与生活中的好工作也没有多大关系时,这个问题就开始困扰并阻碍我们。穷爸爸是这样说的,“努力学习能去好的公司工作”,他希望他的孩子努力学习,获得好成绩,找个挣钱多的好工作。而富爸爸说:“努力学习能发现并收购好公司”,他鼓励学习挣钱并让这种规律为我们所用。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但在这些年我们学到了写什么没人说得清楚,很多知识,很多技能,其实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我们在学校学习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与积极的生活态度,“努力学习能去好的公司工作”。穷爸爸强调掌握工作的知识与技能。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虽然这样的说法有些唯心主义,但态度却是影响着你做一件事情的效果以及你整个人生的发展,当穷爸爸说“我可付不起”时,富爸爸说“我怎样才能付得起?”这两句话代表两种态度,一个陈述,一个疑问,一个让你消极放弃,另一个则促使你去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这也是为什么两个爸爸一个穷一个富的重要原因。
富爸爸说:“生活推着我们每个人,有些人放弃了有些人在抗争,如果你是那种没有毅力的人,你将放弃生活对你的每一次推动。这样的话你的一生会过的稳稳当当,不做错事,随时准备着当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发生时解救自己,然后在无聊中老死。你会有许多像你一样的朋友,希望生活稳定,处事无误。但事实是,你对生活屈服了,不敢担当风险,你的确想赢但失去的恐惧超过了成功的兴奋,事实是从你内心身处,你就始终认为你不可能,所以你选择稳定。”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注定我们不可能安安稳稳的'过,跟在生活的后面跑的人一生都会为生活摆布,领先计划安排生活的人,才能创造出理想人生。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学会投资和创造财富,转变传统观念,学好投资理财,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丰富。
由于穷爸爸和富爸爸的思维方式不同,导致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穷爸爸默默地为政府部门工作,虽然工资很高,但是却依然入不敷出,而富爸爸却游刃有余。不可否认,该书中的富爸爸、穷爸爸都是聪明能干的人,但两人对金钱、职务、职业、事业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最终决定了一个终生为财务问题所困扰,而另一个身后留下了数千万美元巨额财产。
这本书带给我一个深刻地观点——穷人为钱而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一直是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雇员,如何为钱而工作,而不是学习做成功的雇主,让钱为我工作。读了这本书确实让我收获不少,首先是让我对钱有了新的认识,对钱有了新的态度,我们要让钱为我们工作,而不是为了钱工作。如果我们只是为了钱而奋斗,那么我们将最终沦为钱的奴隶。如果让钱为我们工作,那么大钱生小钱,钱就源源不断而来。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2这几天读了《富爸爸穷爸爸》。
之前觉得这是一本故事书,在学了小白营之后,再重读这本书,也就更加能明白,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将会带给同一个人完全不同版本的人生。
我们大多数人都从小受着穷人思维式的教育。就我个人而言,从小就一直在听爸妈不断的讲: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嫁个好婆家。后来参加工作了,又会听到爸妈说:你的工资要省着点花,多存点钱到银行(嗯,这点倒不是完全没道理,没准,可以养只小鹅,但又会被通货膨胀啃掉了一条鹅腿)。再后来参加工作了,有一天我提起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想要辞职,又听到爸妈说:辞什么职呀,去找别的工作就能肯定比这工资高吗?于是,我日复一日的纠结着,又日复一日的走着老路线。
可是当有一天,我们即使有份体面且收入不错的工作,生活还捉襟见肘时,才会意识到仅仅一份工资是不能够很好的支撑生活的。从而陷入无休止的抱怨,焦虑当中。然后会以为是自己读书还不够多,工作还不够努力,所以会继续教育下一代:要好好学习呀。这就是文中所提到的“老鼠赛跑”,终其一生,为钱工作。
富人思维则会有着清晰的目标,然后去量化它,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排除万难去完成目标,时刻提醒自己:要让钱为我工作。
思维方式的不同,逐渐拉开了两种本是相似人生的距离,最终过上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同事summer,91后小姑娘,其实也不小了。做着一份体面的工作,每天风不着,雨淋不着的小日子,周末约上好友聚个餐,逛个街,练个瑜伽,假期再约个旅游,朋友圈里总是,美女,美食,美景,好不惬意。但实际上这种消费靠她的工资是完全撑不起来的。作为一名知心老大姐,我找她聊了起来,问起她是不是有额外收入,她苦笑了一下,说:姐,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咱们公司的工作模式,我有机会有第二收入吗?都是挖东墙补西墙,信用卡,花呗齐上阵,才能勉强支撑我这花销呀。听得我后背发凉。但不得不否认,这就是现在很多小年轻的生活方式。
但是也有那么一小撮,年纪小小,却过着让我这大婶羡慕嫉妒恨的生活。月月是我在学习班里认识的小伙伴,93年的小姑娘,本职工作是外企职员,一个月8000块钱的`工资,就这样看似普通的小姑娘,她竟然是一间咖啡馆的老板,分享时她刻意说,咖啡馆是我自己的投资,没有花父母一分钱,请人打理,只因为自己喜欢咖啡,钻研咖啡,就将它发展成为自己的事业。小伙伴儿纷纷请教小小年纪怎么如此富有,她说,读大学时,也是她第一次离开家去另一个城市,所以父母给的生活费零花钱很宽裕,那时候她就每个月定投了一个指数基金,一月一笔一月一笔,几年后这笔钱就有了一笑非常可观的收益,再加上她大学期间做的各种兼职,在她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就开起了这间咖啡馆。故事到这儿,还没结束,她说,除了本职工作,咖啡馆营利,她现在还有小50万的投资款,由于经过系统的学习,这笔钱的收益率可以达到15%以上。她说,她也喜欢吃甜点,旅游,学习,但是这些花销根本不用她的工资。你说气人不?
这就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作用。穷人只有工资收入,开销却是无穷尽,买包包,买豪车,可这些都是负债呀,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穷。富人呢?他们也需要 ……此处隐藏13493个字……,作者最终在富爸爸的影响教育下,思维改变很大,对金钱观也比较理解,以至于最后成为一个理财高手,从而实现了他的财务自由。
在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我归纳了以下十几点:
1、很多人的思维没有转变,是因为受了原生态家庭观念的影响,要想改变思维,必须学习学校以外的知识,穷人为什么一直会穷?就因为他们的思维一直从未改变,一直固执于陈旧思维当中,他们只知道为了钱而拼命工作,而从未去学习怎样获取更多金钱的知识。富人为什么会富?因为富人懂得在获取金钱后想要更大的财富,必须学习投资,学习赚取更多金钱的知识,他们经常思索如何让钱为他们工作,从而达到拥有更多的`财富,所以思维观念很重要。
2、要提早有事业规划和财务计划,进而才有创业的机会,越年轻储蓄就越容易积累财富,当自己有理财的想法时,就马上付诸行动,选择不同命运也是不同的。
3、很多人都重复着“老鼠赛跑”的生活模式,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去改变自己,也没找到解决的办法,生活中经常用大脑思考的人才会容易发现赚钱的机会。
4、不是所有的富人都会理财,掌握了财务知识才能使钱生钱,富人得到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得到负债,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的口袋里的东西,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
5、富人为什么越来越富?因为他们资产项目产生的收入远可弥补支出,可以用剩余收入对资产方进行再投资,随着投资的积累,资产会越来越多,相应的收入就越来越多了。真正的资产分为下列几类:
(1)不需要我到场就可以正常运作的业务,我拥有它们,但由别人经营和管理,如果我必须在那儿工作,那他就不是我的事业而是我的职业了。
(2)股票。
(3)债券。
(4)共同基金。
(5)产生收入的房地产。
(6)票据(借据)。
(7)专利权如:音乐、手稿、专利。
(8)任何其他有价值,可产生收入或可能增值并且有很好流通市场的东西。
6、要让钱为我工作,而不是我为钱工作,这是真正的力量,如果你为钱工作,你就把力量给了雇主,如果钱为你工作,你就能控制这种力量,知识就是力量,钱越多,需要的知识也就越多,没有知识世界会牵着你走。
7、迈出财富自由的第一步有五个方法:
(1)克服恐惧。
(2)远离愤世嫉俗的心理。
(3)拒绝懒惰,我们要贪婪一点。
(4)不要忽视习惯的力量。
(5)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不要自负。
8、为什么必须提高自己的财商?为什么必须懂得财务知识?那是因为要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你也将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9、打好坚实的财务知识的基础是从接受扎实的财务教育开始的,值得重复一遍的是,财商是由四项主要技能组成的:
(1)财务知识即阅读理解数字的能力。
(2)投资战略,即钱生钱的科学。
(3)市场、供给与需求。
10、在创办企业过程中,我们不要仅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产品、服务或生产设备,而是要集中于开发管理才能,开创自己的事业所必备的最重要的三种管理技能:
(1)现金流量管理。
(2)人事管理。
(3)个人时间管理。
鉴于以上十点,我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今后坚持在理财这条道路上,循序渐进的学习、学习再学习,直到达到自己的目标为止。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15罗伯特·清崎认为,中产阶级之所以在总在债务中挣扎,因为学校只专注于学术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理财技能的培训。
他有两个爸爸,一个拥有博士头衔,临终却债务累累;一个八年级都没读完,却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他们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学历,而在于拥有不同的金钱观。
观念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他的穷爸爸总说:“我可付不起。”,而他的富爸爸常说:“我怎样才能付得起?”
“我可付不起”是一种懒惰的思维模式,人的大脑是一件精密的工具,总能想出办法来。如果只是逃避思考解决途径,怨天尤人逃避问题,那么必然使你离财富越来越远。
第一部分:富人不为钱工作:
小时候,富爸爸告诉他:“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它只是推着你转,每一次推,它都是在说:喂,醒一醒,我要让你学点东西。”
“恐惧和贪婪”控制着大多数人的生活,人们恐惧没钱,想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他们也贪婪,挣钱越多,支出越多,负债也越多。他们拼命为钱工作,却成了钱的奴隶,然后怨天尤人。
钱能买来短暂的快乐,人们为钱工作,用买买买安抚备受恐惧和贪婪折磨的灵魂。但无论工资有多高,他们都会以更高的开支重复这种循环,也就是陷入了“老鼠赛跑”。
作者认为,避开“老鼠赛跑”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财解决不了问题。只有财务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并创造财富,那些不是靠财务知识挣来的钱也不会长久。
很多人不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有些人以为大房子、车子就是资产,但实际上他们只是负债。中产阶级喜欢用工资和借款购买房子车子奢侈品,来显得自己有钱,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深陷借款的陷阱之中。富人们不这么干,他们只用资产产生的现金来购买奢侈品。到底什么才是资产?作者认为,不需要本人到场就可以运作的业务、股票债券和基金、能产生收入的房地产、版税等才是。
财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只要把支出控制在资产项能够产生的现金之下,就已经得到了财富。
第二部分:学会不为钱工作:
所有人都知道麦当劳是卖汉堡的,但其实麦当劳做的是房地产的生意。作者建议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职业和事业。
大多数人为公司老板工作,通过缴税为政府工作,最后为向他们提供住房按揭借款的银行工作,却从不为自己工作。他们关心自己的收入,而富人关心的焦点是资产。
作者认为,只有把额外的收入用来购买可产生收入的资产,才能获得真正的财务自由。
作者十分强调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他的穷爸爸认为,工作稳定就是一切,而他的富爸爸则说,不断学习才是一切。作者认为,大部分人需要学习和掌握多项技能(不需要精通,知道一些就够了),这样他们的收入才能获得显著增长。
继续用麦当劳举例,麦当劳做不出全世界最好吃的汉堡包,但他能在做出一般水平汉堡包的前提下,做到最好的销售和配送工作。
最后,对于获得财富作者总结了10个要点:
①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理由——精神的力量
②每天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择的力量
③慎重地选择朋友——关系的力量
④掌握一种模式,再学习一种新的模式——快速学习的力量
⑤首先支付自己——自律的力量
⑥给你的经纪人以优厚的报酬——好建议的力量
⑦做一个“印第安给予者”——无私的力量
⑧用资产来购买奢侈品——专注的力量
⑨对英雄的崇拜——神话的力量
⑩先予后取——给予的力量
这是我的读书笔记,希望对你也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