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24 14:39:07
语文教案优秀(6篇)

语文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古诗中的生字,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和勃勃生机。

【教学准备】

有关本课的、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0分钟。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唱首春天的歌吧!(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春天来了,你们高兴吗?恩!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也很高兴。有一天,他坐在屋里,透过门窗,看见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放眼望去,远处的高山上,竟还有千年没化的积雪。多美的景色呀!杜甫高兴地写下了这首《绝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

1、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音读准,诗句读流利;边读边用笔划出古诗中的生字。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3、现在,谁来试着把古诗读一读?小朋友听听他把字音读准了吗?(教师随机评价)

三、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古诗你们都会读了,诗中的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吗?现在,赶快睁大你们明亮的眼睛,因为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宝宝从古诗里跑出来了,它们想和你们交朋友呢!第一个跑出来的'是谁呢?(出示生字“鹭”“柳”“窗”“鸣”)

四、再读古诗

生字都认识了,古诗一定比刚才读得更好。现在,谁再来读读古诗。

1、指名读。

2、齐读。

3、老师读。

4、齐读。

五、感悟古诗

小朋友,刚才我们反复地读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

1、两个黄鹂鸣翠柳:

大家仔细听,仿佛听到了什么?再仔细看看,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翠绿的柳树上,两只黄鹂在欢快地歌唱、嬉戏,多开心呀!它们可是春天的小使者,为春光增添了不少色彩!

2、一行白鹭上青天:

读着这句诗,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蓝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正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多么美妙的春光啊!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来了,树儿、鸟儿都焕发了勃勃生机。人们也开始繁忙起来,你能从诗中哪一句看出人们忙起来了?这船只停在江边,他们在等待什么呢?虽然,远处的山上还有终年没融化的积雪,可山下,已经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4、小结:

同学们,杜甫诗中的春天多美呀!绿的柳、蓝的天、白的雪,还有那欢乐的黄鹂,自在的白鹭,江边停泊的船只,一切都是那样生机勃勃!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还可以配上你的动作、表情呢!

六、拓展延伸

杜甫诗中的春天多美呀!他还有一首写春天的诗呢!(出示《绝句》)。

他还有一首诗写的也是春天。(出示《春夜喜雨》)

杜甫是多么喜欢春天呀!你们呢?课后,(出示“作业选选选”)大家也可以用你们的笔,象杜甫这样,写写身边的春天,画一画春天,还可以翻翻课外书籍,找一找还有哪些诗人写了春天。

语文教案 篇2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4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z、c、s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他们的四声,并配有三幅提示音形的图画。

第二部分是声母z、c、s和单韵母a、e、u的拼音练习以及三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z、c、s的书写范例。

第四部分是复习巩固,包括两大块内容。第一块内容是一张全家人在劳动的画,以及三个标有拼音的词语。第二块内容是一首标有拼音的儿童诗。诗歌中有许多三拼音,如qiáo、suàn 、liǎo、xiǎng 、kuài有一定难度。教师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鼓励孩子们之间互相帮助,如小组内还有困难,可让小组之间互相帮助,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发音时的'区别和三拼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 预设目标:

1 能正确认读、书写声母z、c、s。

2 能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其四声。

3 能正确拼读z、c、s与其他韵母组成的音节。

4 能熟练地拼读儿歌,并正确认读做、过、了、不、乐5个生字。

三 教学时间:

2课时

四 课前准备:

拼音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认读、书写声母z、c、s。

2 能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其四声。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认读韵母a o e i u 及其四声。

(二) 学习新课

1 教学zi

(1)出示图片,小姑娘在干什么?(小姑娘在黑板上写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2)用粉笔写的字叫(生:粉笔字)。

用钢笔写的字叫(生:钢笔字)。

用铅笔写的字叫(生:铅笔字)。

用毛笔写的字叫(生:毛笔字)。

你会写哪种字?

(3)字的拼音就是zì(出示)试读,引导观察形:像小姑娘写的字,加上ì。

去掉小帽子,谁会读?(正音)

(4)练读四声。

(5)儿歌巩固:

老鼠出洞,zī zī zī。

我爱紫色,zǐ zǐ zǐ。

我会写字,zì zì zì。

2 教学ci

(1) 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小刺猬)

(2) 为什么叫它刺猬?(身上有刺)

(3) 还有哪些动物身上也有刺?(豪猪……)植物呢?(茄子、黄瓜、月季、玫瑰……)

(4) 刺的拼音就是cì,引导记形。去声调认读ci,正音。

(5) 练读四声。

3 教学si

(1) 出 ……此处隐藏2037个字……变,品格教化文中见。

7、实词含义(理解B)

T:本题重点考查的是重点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大家在阅读文章时就应当在文中圈出这些字词。请同学分析这一题。

S:逐一解读。分析方法。 已:学不可以已

8、筛选信息(分析综合C)

T: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对于这一题大家需要抓住题干中的哪个关键词?

S齐:“金人”

T:请一位同学分析这一题,总结方法。 9、信息概括(分析综合C)

T:文言文信息概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请同学分析,总结方法。

S分析

T:分析这一题时,大家是否从中得到了很多有效信息呢?我教给大家一个做人物传记题的小技巧,拿到题目可以先读一下信息概括题,可能其中会包含错误信息,但是却能够初知大意和部分翻译,有效降低阅读难度。同时做信息概括题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分析,比方时间点上的变动等。古语云:小心使得万年船,放在此处也十分契合。

10、翻译句子(理解B)

T:(分析考纲,ppt)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3分)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3分)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齐)

S:找关键词分析,总结方法和注意点。 T:抓住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补充: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技巧解读一:关键先看概括题。初知大意,部分翻译,降低难度。技巧解读二:回头读文一两遍。人、时、地、事理清楚。

技巧解读三:词句找出要划线。联系语境进行理解。技巧解读四:实词语境很重要。

技巧解读五:翻译看准重点词,句意通畅高分见。

(五)诗歌鉴赏

T:相较于文言散文的写作,古代文人墨客诗词歌赋的创作也可谓蔚为大观。而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除了领略诗词的美感外,更重要的是掌握鉴赏这些作品形象和技巧的能力,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这一题得分率只有40.7%,总体偏低。在高考大纲中,对此项的考查集中在唐诗宋词方面。一起来分析宋代诗人谢枋得的这首《庆全庵桃花》。

T/S:五步(引导学生一起说出):诗题、作者、主体、注释、问题 S齐读

T:介绍诗题、作者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

T:有几问?回答几点?S:2

S:请同学分析首句。《桃花源记》 (2)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T:什么题型? S:炼字

T:几步?S:解释含义、联系文本、点明手法、分析情感 S/T:请同学回答总结。

T:诗歌最后一定会落实到情感上。

(3)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T:桃花是全诗的意象,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从内容结构上来分析,也可以从手法上来解读。(常见意象:月、柳、红豆等)

S分析 T点拨

(六)练练身手(T:ppt) 1、翻译句子

(1)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2)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 2、意象分析

例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找出诗句中的意象并分析。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方法与过程: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中与布娃娃咪咪乔相关的故事,弄清事情得来龙去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孩子们的美好天性;呼唤大家要珍爱生命,尊重人权。

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对布娃娃的态度以及妈妈的情感变化;知道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从女儿的行为中,领略到女儿天真幼稚但对世界充满爱的美好心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

激趣:同学们,你小时侯曾玩过哪些玩具,你最喜欢的玩偶是什么?在你和玩偶之间曾发生过怎样难忘的事呢?

有一个小女孩儿她有一个布娃娃名叫咪咪乔,小女孩把咪咪乔当作自己的孩子,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思

指名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讲了哪几个人物,说说他们和“咪咪乔”有什么关系?

三、议

思考课文中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哪件事是现在发生的,哪件事是过去发生的?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四、展

1.女儿及女儿的“宝宝”咪咪乔出门;

2.爸爸妈妈严重伤害咪咪乔事件;

3.十字路**警抢救咪咪乔的感人瞬间;

4.妈妈被交警感动满怀愧疚。

课文中反映时间及地点转换的一些词语,如“终于有一天”、“话回到现在”、“那天晚上”等。

五、评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他们分别对“咪咪乔”有怎样的态度?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请同学们边读书边勾画词句,并作上适当的批注。用心读一读,体会人物情感。

从三个层次来分析、品味:

女儿对咪咪乔的态度是:把咪咪乔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不允许人伤害她,危险的时候要保护她。

关于女儿对待咪咪乔的态度学生可能找到以下几处细节:

1.我准备带女儿出门:“宝宝走,妈妈带你上街去。”女儿立即奔向小床,抱起她的`布娃娃,不走样地学舌:“宝宝走,妈妈带你上街去。”

2.我把女儿放进自行车后座对她说:“坐好。”女儿把布娃娃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拍拍她说:“坐好。”

3.爸爸、妈妈不小心压断了咪咪乔的手指后,女儿以任性的哭闹表达强烈的抗议。爸爸、妈妈不耐烦了,干脆不予理会。女儿在抽噎中睡去,睡梦中的小脸上满是泪痕。

4.咪咪乔不幸掉在了马路中央,眼看就要被碾压了。女儿尖利地叫了起来小身子使劲向后挣去大哭着翻身下车朝她奔去放开嗓门儿朝交警大喊:“叔叔,救救我的娃娃。”

按照女儿对咪咪乔的相关态度及语句引出每一部分中相对应的妈妈、爸爸、警察的态度。

六、检

妈妈、女儿、民警三人对咪咪乔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想一想,如果你是咪咪乔,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

1.对妈妈说:

2.对女儿说:

3.对民警说:

七、用

我看到这节断了的手指头,更加感动惭愧。我能为女儿做些什么呢?我点亮灯光,把那节手指头小心翼翼地贴好,把“咪咪乔”放回女儿的枕边。从这以后,我们一家和“咪咪乔”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下续写故事。

《语文教案优秀(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