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音乐教案

时间:2025-10-24 14:39:07
钟声音乐教案

钟声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钟声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钟声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题的四首音乐作品,都围绕中外特定的环境下的“音乐与自然”――钟声而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乐(歌)曲,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提高审美的情趣。

2、唱准音高。唱准的自然音列,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3、初步感受圆号、小号等铜管乐器的音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钟声叮叮当》;音列。

教学目标:

在学唱《钟声叮叮当》的曲调中,唱准音高。唱准的自然音列,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钟声叮叮当》是一首曲调短小精悍,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6/8拍,大调式。歌词“叮叮当”模拟了的钟声,仿佛使人聆听到美妙的钟声在空中回荡。全曲只有二个乐句,基本节奏型相同,在旋律上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移三度的模进,每乐句中都有一个四度的音程跳进,在平稳中呈现出起伏,仿佛动听的钟声在不断地敲着。歌曲的`合唱声部,只运用了同音的支声“1”、“ ”作为衬托,丰满了悦耳的钟声效果,犹如交织成一曲美妙动听的“钟声交响曲”,在人们耳边久久回响。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复习:

1、第三课《苏珊娜》的曲调。

2、第五课《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曲调。(目的是为本节课中出现的fa si作准备。

三、音名fa si do(4 7 i)的学习

1、跟琴加手势唱准三个音名的音准。

2、练习:你可以将这三个音重新排列并把它唱出来吗?学生就可能会排列出4 7 i i 7 4 4 i 7 (目的是巩固刚刚学过的三个音的音高)

3、利用教材中的音节图及fa si do的手势。唱准do——do′的音列。

4、做教材p29的练习:跟琴唱一唱,巩固音列的学习。

四、歌曲《钟声叮叮当》

1、放歌曲的录音,使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形象。

2、歌曲曲谱的学习:这首歌非常规则,后二句是前二句的下方二度模进,所以学好前二句,后二句曲调也迎刃而解了。第一、二句的曲调因为是音阶的上行与下行,所以用听唱与看谱相结合,几遍就能唱好,6/8拍的节奏用听唱模仿进行教学,解决其难点。

第三、四句可以让学生在第一、二句基础上,画出图形谱自学识谱。

3、歌词的学习:〈1〉自己试着将歌词“叮当叮叮当”填上。

〈2〉纠正出现错误的地方,并告诉学生“v”是换气记号,在这里要换气,这样,就能把这首民歌唱的流畅而有起伏。

4、学生展示:将唱会的歌曲进行展示,其余的学生进行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能力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五、 小结:复习本课所学内容,提出要求,将音列唱熟悉。

钟声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地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2、音乐钟的主题(见课本)。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聆听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钟声叮叮当》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

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反复多次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流畅而有起伏,在“V”处要换气。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交流、处理、试唱)

四、跟着琴唱一唱:

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五、课堂小结,下课。

钟声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幽静、悠远的情绪。

2、初步了解中国的寺庙文化。

教学重、难点:

了解灵隐寺并能感受《灵隐钟声》幽静、悠远的意境。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

教学过程:

1、介绍杭州灵隐寺,由设问导入。

(1)你们去过寺庙吗,说说参观的情景。

(2)你们听到过寺庙里的`钟声吗?请用声音模仿一下。

2、先听引子部分——钟声。

设问:这是真的寺庙里的钟声吗?

打开电子琴的模拟钟声键试奏给学生听,简单介绍电子琴功能。

3、初听乐曲。

师:听一听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

4、完整聆听乐曲《灵隐钟声》。

师:进一步想象乐曲表现的是哪里的情景?

师生共同交流。

5、再听乐曲主题音乐、曲调。

要求学生看着教材中的谱例边听边哼唱。

(1)这样的曲调你听见过吗?

(2)听了这曲调你想象一下这是哪里的场景?

6、欣赏全曲。

学生自由用动作表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这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晚间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很多人前往聆听。

钟声音乐教案4

(1)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不同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通过模拟“大钟”和“小钟”的声音来掌握二声部音高。

3、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和谐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大钟”和“小钟”的声音[…s

……此处隐藏3072个字……习歌曲《枫桥夜泊》

二、欣赏 电子琴独奏《灵隐钟声》

我国有许多寺庙,寺庙的钟声给人一种幽静、悠远的感觉,刚才我们用歌声表现了寒山寺的钟声。现在请大家欣赏一首由电子琴独奏的《灵隐钟声》,其中有模仿钟声的声音。听一听,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欣赏《灵隐钟声》并回答。

师:(出示灵隐寺图片)灵隐寺在杭州西湖的灵隐山上,又叫“云林禅寺”,到现在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灵隐寺内古树参天,寺前清溪流水,山泉之间曲径通幽,小桥飞跨。

师:在这种环境中,你的心绪就会安静下来,在绿树的掩映中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的幽静美。这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听蜀僧溶弹琴》;还有刘长卿的诗《送灵澈上人》。

如果在《灵隐钟声》的音乐中朗诵这些诗,对音乐就会有更深的理解了。

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古典文化,将音乐 诗词 绘画融为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最后让我们再次演唱《枫桥夜泊》,感受古典文化带给我们的艺术魅力吧!

三、师生总结结束教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 管弦乐曲《打切分音的小闹钟》

学习切分音

教学目标:

1、感受《打切分音的'小闹钟》欢快活泼的情绪。

2、 能听音乐记旋律填空。

3、能分辨切分音。

教学过程:

1、探索身边不同的钟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枫桥夜泊》,欣赏了《灵隐钟声》,了解了古寺中那幽静、悠远的钟声,以及听到那钟声给人们带来的伤感情绪。但也不是所有的钟声都是那样的情绪。有的钟声听起来会让我们感到愉快和庄严。你们说说,听到什么钟声会让我们愉快呢?

生:新年的钟声,各种形象的钟,小闹钟,八音盒的钟声等。

师:老师这儿也准备了几种不同的钟,请大家听听这样的钟声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

教师几种不同的钟表,听一听不同的铃声。

生:听起来很欢快。

师:这是生活中真实的钟,音乐也有不少表现钟声的作品,你们还记得吗?

生:有,《在钟表店里》《维也纳的钟声》等。

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打切分音的小闹钟》,音乐形象地模拟了小闹钟的节奏和铃声,轻快、诙谐,使我们感到非常愉快。听完后请你们说说为什么音乐是轻快的?

2、欣赏 管弦乐曲《打切分音的小闹钟》

生欣赏并回答(有模仿钟声的节奏声,好像还有铃声)

⑴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师:这首乐曲由带再现的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音乐模仿了小闹钟普格普格的节奏,使我们感到很欢快,你们再想一想为什么叫打切分音的小闹钟呢?

生:在音乐中有切分音

师:哪位同学能在谱子上指出来?

生:指出切分音的音符。

师:切分音有好几种,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切分音给人的感觉重音不在第一个音上,而是在第二个音上。下面我给大家唱几首歌曲的片段,听一听哪个是切分音?

师:现在我们再欣赏一遍

生:听音乐分辨切分音

师:欣赏音乐很重要的一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较强的音乐听力。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你们的音乐听力怎么样?请大家看课本,下面我把第一主题的音乐弹三遍,看你们谁能把书上第六小结的音符填上。

生:听音乐填音符。

师:现在我们来唱一唱这个主题,要唱得短小、有弹性,切分音的强音要突出一些,更可以表现音乐欢快、诙谐的情绪。

生:演唱第一部分主题(唱谱)

⑵欣赏乐曲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3、拓展欣赏其它表现钟声的音乐

4、师生总结结束教学。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晚钟》

欣赏 手风琴曲《小苹果》

教学目标:

1、用较长的气息与悠长的声音演唱《晚钟》

2、了解一些俄罗斯的民歌。

教学过程:

1、欣赏合唱《晚钟》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俄罗斯的民歌《晚钟》,听一听是什么演唱方式?

生:欣赏并回答

师:这是一首领唱与合唱的歌曲,合唱部分是起衬托作用的,表现了一种意境。现在我们再听一遍,想一想,音乐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生:欣赏并回答(表现了怀念故乡的情绪)

2、学唱歌曲领唱部分

这是一首表现思乡情绪的歌曲,从傍晚的钟声联想到故乡的往事,和我们前面学过《枫桥夜泊》的意境有些相似,只是音乐的风格不同。现在我们来试唱领唱部分。

生:学生试唱

师:这虽然是一首三四拍歌曲,但它和圆舞曲的三四拍不一样,不能太突出强弱弱的强弱规律,,速度要慢一些。如果按圆舞曲的风格来唱,歌曲的意境就被破坏了。

师:教师通过对比的演唱,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生:演唱

师:这次唱得稍好一些。因为这首歌曲的速度比较缓慢,所以一定要有较长的气息支持,我们来练习一下长音的呼吸,两个声部的同学都要注意声音的平衡。

生:练习长音的呼吸。

师:哪位同学来试试,,看谁的气息长,声音又平稳。

生:比赛。

师:经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的气息长了一些,现在我们再来唱一遍,相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演唱时最好两小结一吸气,如果可以的话,四小结一吸气更好。

生:演唱

3、学唱合唱部分

师:这首歌的合唱部分很有特点,描绘了钟声当当的宁静意境。现在我们分声部来视唱乐谱

生:分声部练习合唱部分,教师纠正。

师:现在我们来把两声部合起来唱。

生:合唱

师:现在我们按课本上的要求“H”和“当”来演唱。

生:合唱

师: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同学合唱,注意合唱部分要准确。

生:合唱

师:现在我来领唱,请同学们合唱,还要请一位同学来指挥。

生:学生指挥并演唱。

师:在结尾处要减慢、减弱,更需要较长的气息支持,我们再来唱一唱。

生:演唱。

4、欣赏 手风琴曲《小苹果》

师:关于这首歌曲还有个故事。这首歌曲虽然是表现思乡情绪的,有些哀愁的感觉,但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合唱大师阿斯维什尼柯夫把它改编成了一首无伴奏合唱,改变了原来歌曲思乡的情绪,好像敲响了保卫阻国的警钟,成了一首号召人民起来战斗的战歌。你们来听一听,为什么同样的歌曲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情绪呢?

生:音乐的速度、力度有了变化,所以情绪也就不一样了。

师:说得非常好,音乐是通过音乐的要素来表现的,不同的音乐要素就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师总结:《小苹果》是一首欢快的歌曲,被改编成许多器乐曲的形式。其中手风琴独奏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演奏形式,最后我们再来欣赏这首《小苹果》结束今天的教学。

《钟声音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