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1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3、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教学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视频展示台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理解口诀求商
1、摆一摆,填一填,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⑴49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⑵54根小棒每份6根,可以分几份?
⑶72根小棒平均分成9份,每份几根?
⑷56根小棒每份8根,可以分几份?
2、说口诀求商
63÷9=口诀:()
54÷6=口诀:()
72÷8=口诀:()
二、发展练习,解决问题。
1、练习十六3题
⑴、独立看书,说一说图意。
⑵、在书上填出算式
⑶、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六4题
⑴、独立看书,说一说图意。限坐7人是什么意思?
⑵、分别写出小轿车、面包车各几辆的算式。
⑶、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练习十六5题。
⑴、独立看书,说一说图意。
⑵、在书上填出算式
⑶、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4、练习十六6题
⑴、独立看书,帮小刺猬算一算。
⑵、在书上填出算式
⑶、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练习十六7题
⑴、看书上的图,提出数学问题。
⑵、在书上写出算式
⑶、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6、练习十六7题
⑴、在书上写出算式
⑵、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2教学内容:课本第24页
教学目标:
1、巩固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在( )中,填写合适的数
1分钟=( )秒 1小时=( )分
1天=( )小时 3分钟=( )秒
二、创设情境,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体验
1、教师:同学们,时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小明和这些时间单位交上朋友后很高兴。他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时间做了一个安排,大家看看他是怎样安排的?
(1)出示:
穿衣图5小时 刷牙图3秒 吃早饭图2秒 收拾书包图5小时
(2)教师:你对小明的安排有什么想说的'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小声说一说。
(3)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再估计一下,做好每件事情自己要用多少时间。(完成第24页练习2 在( )中,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4)教师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选用合适的时间单位,不要像小明一样闹笑话。
三、联系实际
四、综合练习,巩固有关时间的计算
1、连线
小明每天上午在校 3秒
妈妈每天工作 3小时
爷爷早上锻炼身体 8小时
呼吸一次用 30分钟
2、在○里填上“>”“<”“﹦”。
120分○2时 3分○180秒 500分○5时
4分○240秒 100秒○2分 4时○200分
3、完成练习4、5
五、实践应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教师:供电局为保障居民用电安全,定期会对线路进行停电检修。下面是新华小区某天的停电告示。(出示课件)
停电告示早上7:40-8:00 新华一路
早上7:40-8:00 新华一路
中午12:00-下午1:10 光明街
中午12:30-下午2:00 新丰街
(1)从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你知道新华二路要停电多长时间吗?
(3)小明家在新丰街,他想在下午1:00的时候看电影,能行吗?
(4)小明妈妈在下午1:20下班回家,这时离来电还差多长时间?
2、完成练习6 填空
六、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练习册P17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3练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和万以内写数、读数的方法。
2、能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3、能充分地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练习重点:熟练地写出万以内的数。
教具准备:卡片、计数器等。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2、10个一百是(),()里面有10个一千。
3、6个千、8个十组成的数十();6个千、8个一组成的数是()。
4、6539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5、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它是()位数。
二、指导练习
1、P10-1题,边数边写,写在作业本上。再集体订正。
2、P10-3题,(2005315045105200)
①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再指名说。
②师:这四个数中的`5各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
生自己说,再同桌说一说,师再指名说。
3707这个数中的两个7各表示多少?同桌说一说,再点名说。
3 ……此处隐藏7332个字……,让学生说说口算过程。
2、完成练习题2
(1)学生独立审题,完成(1)、(2)、(3)、(4)题
(2)怎样找到最大最小的数,怎样确定两数和最大?
(3)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3、完成练习七的第3题
(1)独立完成,自觉验算,与同伴交流
(2)请学生说说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要注意什么问题?
4、指导学生完成第4题
(1)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思考并解答,发现问题后再展开讨论。
(2)可画线段帮助学生理解,还要处理好“1000米”这个多余条件。
5、完成习题5
(1)观察题中的条形统计图
(2)指导学生说题意
(3)提出问题并解答
6、完成习题6
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小组交流
7、完成习题7
(1)先让学生说说“便宜”一词的含义,让学生举例说明。
(2)引导学生连续退位的'计算题应注意问题。
8、指导学生做习题7、8
(1)学生独立计算,对得数进行大小排列
(2)说说自己的解答过程,启发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
9、学生做习题9
(1)教师举例,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2)学生独立思考(1)、(2)、(3)小题
10、指导学生完成课本63页数字游戏
(1)出示4、9、5三张卡片
(2)写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并求差
954-459=495
(3)让学生任意选三个不同的数(一位数),写出最大数,最小数以及最大、最小数的差,再用差中三个数重组最大数和最小数,这样反复算下去,看看有什么规律。
11、全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
继续做“神奇的495”数字游戏
(五)作业
七、认识图形
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14教学目标:
1、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教学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视频展示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例3情景图。
观察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意
2、小组讨论
⑴怎样列出算式?
⑵怎样求出商?
3、反馈。你是怎样想的?
4、完成书上的空。
三、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活动
1、书上80页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一填
⑴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⑵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几份?
⑶72根小棒平均分成8份,每份几根?
⑷56根小棒每份7根,可以分几份?
2、练习十六第1题。填表。
小马拉车。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第2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练习15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学生每四人准备1副扑克牌,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第2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上?(小括号)
2.第3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3)指导提问。
根据这个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合作)
3.第4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每个班多少人,必须知道什么?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分步列式:24+29+28=81(人)
81÷9=9(人)
综合算式:(24+29+28)÷9
=81÷9
=9(人)
答:(略)
4.第5题
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让6学生板演,全班齐练。
5.第6题
对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6.第7题
可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结果。
7.数学游戏:“24点”
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
三、总结
三、方向与路线
一、教学内容:
1、辨认方向。
2、用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认识简单的路线。
二、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难点: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根据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3、关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要求: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四、课时划分:
3课时
五、教学进度:
第5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