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卖泥塘》教案

时间:2025-11-22 16:52:17
[热]《青蛙卖泥塘》教案

[热]《青蛙卖泥塘》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蛙卖泥塘》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青蛙卖泥塘》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和同学演一演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生字:(三分钟)

1、同学们,在20课《青蛙卖泥塘上》这篇课文里我们知道了小青蛙觉得自己住的烂泥塘不怎么样,想卖掉它。在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后,往泥塘里播撒了草籽,引了泉水。现在它又开始卖他的泥塘了,那到底小青蛙的泥塘卖出去了吗?我们来接着学习(手指PPT上的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老师板书课题)。1’

2、课前老师想考考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来开开小火车,比比赛吧!(出示PPT生字、生词)2’

二、学习课文:(三分钟)

1、小青蛙在给自己的.泥塘撒了草籽引了泉水后,又开始叫卖他的泥塘了,这次小青蛙的泥塘卖出去了吗?

2、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向小青蛙提建议了?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感受泥塘的变化:(八分钟)

1、自己读三自然段。(生自读)1’

2、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小动物们又给青蛙提了哪些建议:

①交流: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向小青蛙提意见啦?

(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图片)

2现在老师是小青蛙,同学们来扮演小鸟、蝴蝶、小兔、小猴,来向我小青蛙提提要求吧!(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教师与学生带头饰扮演小动物,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带入肢体动作,训练朗读)

3师:可是我不明白大家为什么提这些意见,哪只小鸟、蝴蝶、小兔、小猴来告诉我原因呀?(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相机板书:“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等词)3’

4、那森林里还有其他小动物想向我提要求的吗?请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可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说,同样可以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与学生交流)

5那同学们可不可以仿照书上这样并列的句子来填空?(出示课件,仿照第三自然段的结构方式说一段话,课件填空)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青蛙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①小青蛙听了动物们的建议后他是怎么想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指导读句子“每次听了小动物们的话,青蛙都觉得有道理。他想,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读出青蛙觉得泥塘准能卖出去的想法。)

②青蛙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指导读“于是,他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所房子。”)读通顺,从中了解到青蛙所做的事。

③请同学们上台和小青蛙一起亲手改造泥塘吧!(用准备好的道具贴在黑板上)

4、师:曾经的烂泥塘在小青蛙和我们大家的努力劳动下,逐渐变了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劳动的成果吧!(出示改造后的泥塘)大家满意吗?

5、嗯,小青蛙我也很满意!于是,小青蛙再一次吆喝着卖泥塘了!大家看——(出示课件)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十六分钟)

1、点学生扮演小青蛙来吆喝。

请问你为什么这么大声这么卖力呀?(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吆喝”并且体会这一次,小青蛙对他的泥塘更有信心了。)

2、小青蛙的吆喝告诉了我们这个泥塘有多么吸引人呢!请大家读读第五自然段,看看小青蛙是如何吆喝现在的泥塘的吧!(学生自读)

3、(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前两句话)指名扮演小青蛙读青蛙的话,(课件重点出示“多好的地方!”)

4、这个地方到底有多好呢?看看我们的小青蛙是怎么说的吧!

预设:(1)“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歌唱。”

引导想像蝴蝶飞舞,小鸟歌唱的热闹情景。指导感情朗读句子。(2)“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相机理解“尽情”的意思,体会尽情游泳,晒太阳的快乐。指导感情朗读句子。

5、小青蛙们,快把这泥塘的好,大声地吆喝出来吧。自由练读。指名读。指导读出小青蛙自豪吆喝的感觉,体会这里是“多好的地方!”(表扬方式让学生感受骄傲、自豪:从你的吆喝声中,我感觉到你多么骄傲呀!)

6、教师与学生合作读,教师引读“多好的地方!学生接读!

7、感受省略号的用法,(列举内容的省略,表示后面还有这样的话,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小青蛙还会说些什么?)进口头表达能力的练习。

8、烂泥塘在青蛙的辛勤改造下,变得如此美丽,大家想象下如果是你住在这里该是件多么美的事呀!我们再来一起赞美下青蛙的泥塘吧!(再读)

9、“说到这里,青蛙突然愣住了,谁来表演下“愣”住了是个什么表情?

8、想一想,小青蛙为什么愣住了?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课件出示——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指名回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由回答为什么小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五、总结全文:3’

是呀!小青蛙通过自己付出的劳动,给烂泥塘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把烂泥塘变成了好地方。原本是想卖泥塘的,现在却不卖了,这么好的地方它准备自己住。这说明美是可以通过——我们付出辛勤的劳动而获得的!让我们把整个故事连起来读一读,感受小青蛙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美吧!(齐读全文)

过渡:青蛙用双手把泥塘越变越美,我们也能用小手把字越写越好看!

六、指导书写生字。10’(十分钟)

1、去拼音读生字。

2、学写“缺”、“盖”“应”“理”字,提醒关键笔画。

3、师范写。

4、生书写,师巡视反馈。

【板书设计】 青蛙卖泥塘(下)

撒草籽

引泉水

栽了树

多好的地方 种了花 修了路 盖了房子

《青蛙卖泥塘》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娃,卖”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分角色朗读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引出“老朋 ……此处隐藏26529个字……房子……

6、泥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示课件)

栽树→栽了树

种花→种了花

修路→修了路

盖房子→盖了房子

三、学习课文第11、12自然段。

仔细阅读这两个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

1、指名读青蛙站在牌子旁吆喝的话:“卖泥塘喽,卖泥塘!”(出示课件)

体会:吆喝声更大了。

2、青蛙的吆喝告诉了我们很多这个泥塘吸引人的地方呢!自己读第11自然段,仔细读读青蛙说的话。(学生自读)

3、指名读青蛙的话,交流:你最想把泥塘的哪一点介绍给大家?读相关语句。(出示课件)

预设:

(1)“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引导想象蝴蝶飞舞,小鸟歌唱的热闹情景。读出热闹的场景。

(2)“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

理解“尽情”的意思,体会尽情游泳,晒太阳的快乐,以及交通的便利。

4、同学们,快把这泥塘的好大声地吆喝出来吧。自由练读。

指名读。指导读出小青蛙自豪吆喝的感觉,体会这里是“多好的地方!”

5、学习“说到这里,青蛙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一句,了解青蛙愣住的原因,读出青蛙不想卖泥塘的想法。

6、知道青蛙卖泥塘的最终结果: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7、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巩固上一节课的内容,同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扫清文字障碍。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分解色朗读,有助于学生把握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参与度。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1、总结:青蛙通过劳动,让烂泥塘变成了好地方。开始是想卖泥塘的,现在却不卖了。

2、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积累一些关于勤劳的名言警句。

3、积累课外知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wā mǎi mài bān zǒu quán shuǐ

()()()()

2、选词填空。

采集 搜集

(1)它到处()草籽。

(2)他到处()证据,证明自己没有犯罪。

3、用加点词语造句。

(1)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做一做。

“卖泥塘喽,卖泥塘!”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旁吆喝起来,“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突然——()挺好——()

(2)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泥塘环境美好的句子。

(4)读了选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青蛙买卖搬走泉水

2、(1)采集(2)搜集

3、(1)要是我也能像他那样有厉害的功夫,就好了。

(2)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眺望远处,可以俯视山下。

4、(1)忽然很好

(2)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不要卖掉了。

(3)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

(4)优美的环境是勤劳的人用双手创造的。我也要做一个勤劳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学反思

《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故事,本课主要讲述了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边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他听从了大家的建议,逐步改善泥塘的环境。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了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例如:在青蛙吆喝“卖泥塘”时,学生的吆喝不到位,我结合生活的场景,联系生活实际,再让他们大声吆喝,用生活的经验来理解,孩子们吆喝就不再胆怯和不自信了。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源在课堂上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而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联系结合起来

在这课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学习野鸭买泥塘部分,教师因考虑重点在前面的引导,而在这部分学习中如蜻蜓点水,读得也不扎实,导致想象部分的学习,学生说错等。还有在学习时还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文章。《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讲述了一只青蛙在卖泥塘过程中,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改造泥塘,最后使泥塘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故事。整篇课文有12个自然段,内容虽然浅显,但是情节生动,富有童趣。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用有趣故事情境,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种青蛙进化至体内受精,部分会把受精卵排出体外孵化成蝌蚪。

《[热]《青蛙卖泥塘》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