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圆》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团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团圆》教案1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及双手运活动,是幼儿熟练地掌握全盘拨数,快速地拨出三位数以内的任何一个数.
2.巩固复习一位数三笔数直加.
3.培养幼儿对一位数两笔数直加的心算能力.
4.培养幼儿对珠心算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果树三棵,分别挂有苹果,梨子,桔子等.果树的背面或后面贴有数卡
2.果盘(内装果子)
3.画有算珠的图片若干.(图片背后有数字)
4.音乐.
5.大算盘三个 .幼儿每人一个小算盘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坐汽车来到果园里(听音乐做律动)
师:今年是个丰收年,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2.活动小手:复习凑数,替数.做手指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从果盘中拿出果子. 幼儿迅速读出果子后的数:257835789462193837652978等
2.果子很多,小朋友请用算盘表示出来
摘苹果复习全盘拨一位数2478
3.个别摘梨子并请三个幼儿上来用大算盘拨两位数2738556791等
4.出示画珠图片 简介画珠上的个位档 十位档 百位档 并请幼儿读出画珠上的三位数,然后用算盘拨出来125301423978886
5.做游戏:小手小手在哪里 让幼儿放松(听音乐做动作)
6.复习一位数三笔数直加
简介加法的含义,加法就是越加越多
请三个小朋友上来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6 3 2 1 8
1 5 5 7 1
1 1 2 1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心算:介绍心算的意义
教师出题幼儿快速抢答
2 5 36 2
5 4 1 2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组游戏
中一班到苹果园做游戏>
中二班到梨子园做游戏一人拿试题,一人拿答案,互相配对
中三班到桔子园做游戏如:我拍一你拍几?答:你拍一我拍四一的凑数就是四
(三)结束部分:
1.猜谜语:大树林中一条河,河上河下两群鹅,多的`倒比少的少,少的倒比多的多
2.讲学习珠心算的意义
3.坐汽车回家去了(听音乐开汽车)
《团圆》教案2一、活动目标:
1、认识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它的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对中秋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的认识
难点:对中秋节的认识
三、活动准备:
1、触碰一体机、电子白板、有关中秋节的相关电子图片、flash动画、PPT。
2、准备月饼、水果、贺卡
四、活动过程:
1、猜谜语导入(使用触碰一体机,ppt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圆圆形状花样多,水果口味任你挑。中秋佳节都爱它,一口一口把它咬。(打一中秋食品)
学生:月饼(出示月饼电子图片)
月饼是中秋节人们爱吃的食物,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中秋节吗?中秋节人们又做哪些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教师讲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播放flash动画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间的一天,所以叫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播放flash动画,激发幼儿兴趣,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一起欣赏人们怎样过中秋节。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地方的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使用ppt播放相应中秋节图片资料:中秋节的习俗
4、大家一起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中秋节这天人们最爱吃月饼,我们大家也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请幼儿各自介绍带来的'月饼,然后大家一起分享美味的月饼。
(2)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等歌曲,并与同伴、老师一起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运用ppt帮助教学,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5、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给父母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
《团圆》教案3【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及双手运活动,是幼儿熟练地掌握全盘拨数,快速地拨出三位数以内的任何一个数。
2。巩固复习一位数三笔数直加。
3。培养幼儿对一位数两笔数直加的心算能力。
4。培养幼儿对珠心算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果树三棵,分别挂有苹果,梨子,桔子等。果树的背面或后面贴有数卡
2。果盘(内装果子)
3。画有算珠的图片若干。(图片背后有数字)
4。音乐。
5。大算盘三个 。幼儿每人一个小算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坐汽车来到果园里(听音乐做律动)
师:今年是个丰收年,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2。活动小手:复习凑数,替数。做手指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从果盘中拿出果子。 幼儿迅速读出果子后的数:257835789462193837652978等
2。果子很多,小朋友请用算盘表示出来
摘苹果复习全盘拨一位数2478
3。个别摘梨子并请三个幼儿上来用大算盘拨两位数2738556791等
4。出示画珠图片 简介画珠上的个位档 十位档 百位档 并请幼儿读出画珠上的'三位数,然后用算盘拨出来125301423978886
5。做游戏:小手小手在哪里 让幼儿放松(听音乐做动作)
……此处隐藏11955个字……设计旨在通过猜谜语引出月亮的话题,通过画月亮,使学生感知月亮形状的不同,初步感知中秋节,为下一环节“聊习俗”做好铺垫。二、讲传说,聊习俗,话团圆
1、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传说中吧。
2、播放《嫦娥奔月》故事视频。
3、中秋节祭拜月亮这个风俗一直沿传至今,那同学们是否知道中秋节其它的风俗习惯?(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收集成果:吃月饼、赏月)
4、向学生介绍月饼的来历以及其它的中秋节习俗。(课件出示图片)
5、同学们,你们每年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吃团圆饭,赏月,吃月饼,尝水果……)
[设计思路]:故事,对儿童最富吸引力,中秋的传说也是耳熟能详,但课堂中配合着多媒体动画再听,就更生动了。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聊聊习俗,在这样一个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着中秋的美好和快乐。
三、中秋诗会
1、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赏月对诗会友是必不可少的。漂泊在外的游子常以月亮的诗词来寄托他们的思乡之情,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吧。
2、课件出示诗词,体会古诗词的优美。
3、思亲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中秋,在我们和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时,可还有很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不能回家团聚。你知道有哪些人吗?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4、盼统一
(1)中秋佳节,人盼团圆,国也盼团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香港、澳门都已经和祖国妈妈团聚在一起了,台湾却离家多年还没有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有许多台湾同胞在深切的思念着大陆的亲人。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2)此时,你又想说些什么?
(3)我们共同期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圆。
[设计思路]:本环节的设计是想通过古诗词中的悠悠深情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由思亲的诗句引导学生联想到在各自岗位辛勤工作的人们,再通过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由人圆想到国圆,发自内心的呼唤台湾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
四、月球揭秘
1、刚才我们了解了中秋节的传说,品读了中秋的诗词,同学们说一说,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月亮上到底是什么样子?(请同学汇报课前查阅的关于月球的知识)
2、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人们从未停止过对于月球的探索。(课件展示月球和人类首次登月的照片,播放嫦娥三号成功发射视频。)
[设计思路]:此环节通过课件展示月球和人类首次登月的照片和播放嫦娥三号成功升空视频,培养科学意识,渗透登月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了解重阳
1、下面老师有一首诗想送给大家,想听吗?(课件出示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一天的事情吗?
3、介绍重阳节 重阳节的由来
[设计思路]:通过一首唐诗引出重阳节,使学生了解重阳节及其来历。
六、重阳节——老人节
1、请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收集的关于重阳节的含义及风俗。
2、结合教科书第十六页的画面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在老人节这一天,准备为老人做些什么?
[设计思路]:此环节旨在使学生学会在了解、收集风俗习惯的社会活动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秋天里另一个重要的节日——重阳节。
七、小讨论——尊敬老人,平时我们怎样做?
1、请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身边老人的需求,课上讲讲老人的需求主要有哪些?根据老人的年龄状况、身体状况,考虑老人需要哪些帮助等。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尊敬老人,平时我们怎样做?尊老敬长是社会文明行为的体现,小学生要从小尊老敬长,奉献爱心。
3、尊敬老人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敬老歌,做一个懂得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好孩子。
[设计思路]:此环节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爱老的情感。
八、结束语:
同学们,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幸福,收获了快乐,懂得了感恩。最后,老师也想送给大家一份美好的祝福,祝福大家月圆人圆事事圆,祝福大家学习进步,梦想成真。
九、板书:
中秋与重阳
中秋节:八月十五 幸福团圆
重阳节:九月初九 老人节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课件制作较精美,因此能够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持久的作用。直观形象的画面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秋节的热闹、美丽。
2、教学环节构思上比较新颖,以猜谜引出月亮的话题,通过画月亮,使学生感知月亮形状的不同,初步感知中秋节,激发孩子们的兴趣,继而了解中秋知识,感受中秋的气氛;讲传说,聊习俗,话团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一家人是怎么过中秋的?逐步深入,进一步感受中秋家人团聚的欢乐,了解家乡中秋风俗。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中秋风俗。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由人圆想到国圆,发自内心的呼唤台湾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然后拓展知识部分用一首古诗引出重阳节,使学生了解重阳节及其来历并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爱老的情感。
3、课堂语言的机智还不够。在学生回答精彩之处没能及时引导,使它生成提升为课堂亮点。这就要提升自我的素质,练就调控课堂语言的本领。
《团圆》教案15活动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它代表着团圆与吉祥。对于刚入圆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并不了解中秋节的意义和传统风俗习惯。今年的中秋,意义非同寻常,国家特为中秋团圆节设立了节假日。所以,在我班开展的“庆团圆”活动中,我们主要以“快乐”为中心点,让幼儿体验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孩子们乐意上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请家长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一首有关月亮的歌曲、诗歌等。
2、请家长带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最圆、最亮。
3、带孩子去超市,观察各式各样的月饼,并带月饼入园。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去音乐大厅开展活动。
2、教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天的月亮特别亮、特别圆。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中秋节晚上一家人要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还可以放烟火、玩灯,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3、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帮助幼儿了解“月”的变化。
4、“庆团圆”节目表演,幼儿表演自备节目。
5、师生一边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一边品尝月饼,并对同伴、老师说祝福的话,共享节日的快乐。



![大班教案经典[7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7028.jpg)